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热门话题】健康扶贫不应被“伪患者”钻空子

甘肃工人报 2019-08-16 11:16 大字

毛梓铭

部分贫困地区“超能力”出台保障政策,医保基金面临“穿底”风险;一些贫困户“赖床不走”,甚至争先恐后当“患者”……据《半月谈》报道,由于基层大病病种标准缺失、监管乏力,部分民营医院蓄意骗保等问题,一些贫困地区小病大治普遍存在,“伪患者”屡见不鲜。健康扶贫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对这些现象不可不察。

小病大治“伪患者”、赖床不走“钉子户”……类似的骗保行为令人叹息,也常常影响到施策成效。在一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地区,最令基层干部头疼的问题,莫过于此。别的不说,光是直接浪费掉的公共资源,就是个不小数目。特别是当很多人觉得“钻空子”行为有利可图,还不担风险的时候,有组织、成规模的骗保行为更会层出不穷。如此,健康扶贫的兜底性质无从谈起,长效机制则更难落地。

量力而行,方能尽力而为。不管是健康、教育,还是住房、医疗,哪一个领域的民生兜底工作,都是对公共资源的重新分配。在这里,应强调“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强调集中力量,而非各自为战。只有让更多优质资源惠及最需要的人口,兜底工作才算落在实处。因此,在政策实施中,有没有摸清底数、弄清短板,有没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效果会大不一样。健康扶贫工作怎么做到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帮扶?概括起来,就是知己知彼。知道自己能提供哪些帮助,明白群众会遇到哪些困难,到了实践中,才能急人所急、解人所忧,避免好的政策被小病大治带偏方向。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基层过度诊疗现象已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公众的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到监管执行,一些新的措施和办法正陆续出台。比如,国家医保局正着手治理贫困地区过度保障政策,坚决制止脱离实际的待遇政策,逐步取消和规范不合规的过度保障措施;再比如,四川省从2017年起开始推广监管大数据平台,通过提取挂床住院、过度诊疗、分解住院等违规行为数据,实现精准排查、自动预警。

民生保障没有终点。在改善民生这条路上,每个人的行为和表现,都与公共福祉的增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多给他人创造价值,多为社会作点贡献,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若人人都这么想、这么做,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一定能实现。

新闻推荐

妙趣横生的娃

说到这个“娃”字,多半想到的是孩子。但四川人不同,四川人的口头禅里,很多时候“娃”字就是1个语助词。那天街头两个人起争...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