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锦书慢寄慰平生

宜宾晚报 2019-07-25 11:17 大字

山水的阻隔,交通的不畅,牵挂的绵长,在读信的那一刻,见字如面,镌刻真情。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写信、寄信、盼信、收信、拆信、读信和收藏信件这一系列操作仿佛变成一种奢侈而又矫情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快节奏的当下,这种“仪式感”十足的行为愈来愈变得可望而不可及。此时此刻,如果你实施了以上动作流程,这几乎可以同“行为艺术”“古典主义”打等号了。

今天,你收到纸质的来信了吗?

亦或,今天你给他(她)写家书了吗?

在互联网与手机还没有普及之前,写信和看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通和寻常的事儿。

那些写信的趣事说来一箩筐。

我们读高中那一阵,女生以收获男生的情书多而“笑傲江湖”。有位高个子女同学目睹同伴收到像雪片一般的情书而眼红眼黑,于是连夜模仿各种笔迹偷偷地自己给自己炮制了5封情书,然后第二天在教室里把信封高高举过头顶,山呼海啸般演出了一场个人狂欢秀……

年少时,临近暑假,身居远方的外婆总是盼望快点见到她的外孙,常常会委托小姨来信一封,信中说老家外边花园里的石榴果已开始挂果,等收信启程返回,那石榴已经绯红得缀满枝头,摘下来轻轻掰开,晶莹剔透的“红宝石”立马会让我们流涎不止。

舅舅通过不懈奋斗在重庆安家乐居,记得多年前他曾经特意来信告诫我们要努力读书,争取学业有成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去工作与生活。也许是缺少抱负和运气吧,我们家几个小孩最终也没离开苟且安身的故乡,只能一直遥望那些充满精彩和诗意的远方。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在川大在职读书,每次都会兴师动众地写信给父母,信的内容很短,通篇也都是流水账。之所以有写信的冲动,全在于可以把家信装在印有“四川大学”校徽和字样的白色信封里,然后盖上邮戳辗转抵达川南小镇,最后传递到父母的手中。这种“洋盘”的事情当时极大地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

以往的岁月,人们不像现在这么直接和善于表达。对一个人的好,当面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在那些长长短短的信笺里,再腼腆的人也会在信首来一句“亲爱的XX您好”,在信尾写下“再见”,最后签上大名和某年某月某日。浅墨素笺,纸短情长,在读信的同时,分分钟就会感染和领悟对方的浓情蜜意。

按道理,邮寄信封里不能夹杂除信纸以外的任何东西(一般信纸超重了邮局还会要你多贴几张邮票)。但是,过去的日子几乎没有快递公司,人们往往会偷偷地往信封里顺便夹带一些小物件。我就曾在来信里收到过同学朋友寄来的彩色照片、蜀葵花种子、北京亚运会纪念徽章和海南岛的热带树枝等等。每当收到夹带着小礼物的信件,心里常会平添一份快乐和满足。

木心说,从前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种漫长等待一封信的过程,非经历者不可体会。山水的阻隔,交通的不畅,牵挂的绵长,在读信的那一刻,见字如面,镌刻真情。

如今,写书信的那个年代离现代生活已渐行渐远,微信、电子邮件等沟通方式让大家相隔遥远都能够实时交流,然而,“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那些承载了昨日情怀的书信无疑更显得弥足珍贵。难怪老人们在清理自己的抽屉时最难以割舍的就是那一扎扎泛黄的家信,因为里面的文字实实在在地记载了一个家庭、几代人无可复制的过往印痕,那些闪烁着温情的文字,一如穿越时光隧道,可以随时通达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隐秘的角落。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岁月如水流淌,书信宛若承载着昔日青涩时光的小舟,在来来往往的鸿雁传递里,轻轻打开脑海中出现的人与事,打开属于自己铭心刻骨的回忆……然后把回忆浓成一首诗,酿成一罐蜜。这样的信,不是现代人发送一句“呵呵”,或者一个表情包,可以轻易取代的。

朋友,拿起笔,展开纸,打开心扉,写封家信吧。给父母、给师长、给爱人、给小孩,甚至是给未来的自己……让他(她)感受到你的暖意与牵挂,感受到来自笔端倾注的墨香与柔情。

新闻推荐

教育园区“小吃街”成功拆除

本报讯(汪金国记者彭雪)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7月20日,困扰教育园区教育中路多年的“小吃街”终于拆除,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