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卢艳丽 追逐玉米粒走向获奖路
□李劲雨
6月29日—30日,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会暨青年科技人才论坛在哈尔滨举行,全国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受表彰。四川农业大学的卢艳丽教授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四川省仅三人获奖。
对此,卢艳丽表示,在玉米开花结籽的季节获得此奖,她感到十分荣幸。
“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是卢艳丽科 研 团 队 的 主 要 研 究 方向。我国西南山地玉米区生产条件较差,旱土坡地、多靠雨养、土壤瘠薄,因此对玉米品种的抗逆性有很高 的 要 求 。 通 过 长 期 研究,卢艳丽和她的科研团队筛选、创制了一批耐旱玉米种质资源,发掘了控制玉米耐旱相关性状的关键基因与分子标记,构建了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全基因组分子标 记 开 发 方 法 及 其 数 据库、抗逆基因标记为核心的 分 子 标 记 育 种 技 术 体系,为玉米耐旱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抗逆基因到底有什么点石成金的魔力?卢艳丽称,不同的基因具备不同的功能,他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基因克隆、遗传转化或基因聚合的方式把这些优异基因整合到玉米的基因组中,通过分子标记筛选,确保这些基因能够发挥它的抗性作用,从而帮助玉米抵抗土壤干旱、营养贫瘠等逆境。
卢艳丽介绍起来很轻松,而科研过程却是极其艰难的。一个小小的玉米粒,有多达 10 对染色体、约 3.2万个基因、23亿个碱基,是人类已测序的基因数量最多的植物之一。这让他们要去面对庞大而繁琐的工作量,更令人崩溃的还有不可捉摸的环境和天气因素。他们不仅要像农民一样天天泡在田间地头,还得“靠天吃饭”——遇到糟糕的天气,可能导致鉴定结果的不准确,一些宝贵的突变体材料还可能颗粒无收。
十多年来,卢艳丽坚持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其科研团队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 项,主研选育玉米新品种 10个,现已广泛推广应用,并产 生 了 较 好 社 会 经 济 效益。这些科研成果代表了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前沿水平,为我国作物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7月2日电(记者陈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四川推出“点状用地”新政策,对于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项...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