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论 自主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摘录 (连载七)
□ 梁勤
三、德国——工业4.0背景下的企业创新之道
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需,它消除了稀缺资源瓶颈和生产要素报酬递减问题,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继2014年10月,中德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之后,德国企业进入了更多中国人的视野,推动德国企业走向成功的创新之道成为大家都很想了解的一个话题。
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正式提出“工业4.0”战略,并推出《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从而迅速在全球掀起了“工业4.0”概念的热潮,势头有盖过美国的趋势。
“创新”是德国企业继“严谨”之后的又一个标签。德国人始终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观因素。因此,德国企业对研发投入毫不吝啬,研发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位居世界前列。
(一)德国企业的创新之道
德国企业愿意在研发投入上下那么多血本,他们在创新上又是怎么做的呢?
为了在2018年超越丰田,成为世界头号制造商,大众汽车十分重视在专利和创新上的投入。
欧盟公布的《2017年全球研发投入100强企业排行榜》中大众汽车研发投入高达137亿欧元,全球居首,超过丰田、本田两家的总和。大众汽车前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曾表示,高层次的创新是提高驾驶性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大众汽车拥有46000名研发人员和超过1万名IT专家。长期以来,大众汽车始终紧密关注新能源汽车,以及产品、生产、销售数字化、社会变革等与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些要素正在改变,或从某种程度上重塑汽车的角色与功能定位。得益于传感技术与移动互联,大众汽车集团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车型。此外,大众汽车集团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低碳排放车型阵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德国企业的研发中,西门子的研发模式别具特色。在研发上,西门子十分注重与初创企业的合作,推出了三种模式,即与初创企业合作,成立初创企业,投资初创企业。
在与初创企业合作上,西门子中央研究院旗下的西门子创新投资(SIV)通过其位于伯克利、上海、慕尼黑以及将来的特拉维夫(以色列第二大城市)分支机构,与世界各地的初创企业合作。为了找到最佳创意,西门子每年要联系1000多家新成立的公司,召开会议,参加交流会和创业活动,开展促进计划。
在成立初创企业上,西门子创新投资在公司目前并不活跃但与公司未来息息相关的业务领域创立初创企业。西门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灵活地测试新业务模式。
在投资初创企业上,西门子创业投资部门从新成立的公司中进行甄选,对选中的初创公司进行投资。目前,在180多家初创企业中,西门子创新投资已投资8亿多欧元。这些投资主要面向工业软件和网络安全、能源管理、交通管理、分子诊断和护理点诊断等领域。
在创新方面,西门子中央研究院还于2015年成立了创客空间。该创客空间对每一位西门子员工开放,其成立初衷在于把那些来自不同背景,且非常有创意的西门子员工组织到一起,为其提供场地和研发设备,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资金支持,从而使得他们的创意能够非常快速地成型。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西门子员工包括工程专家、内部的基础研发人员以及中高层管理者等,这一做法旨在创造西门子内部的协同效应。
(二)德国“工匠精神”创造世界品质
“工匠精神”保证了德国产品的高质量、高性能,打响了“德国制造”的国际品牌。德国的汽车、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医疗器械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享誉世界,德国产品成为质优价高的代名词,使得德国长期保持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德国产品为德国赢得了赞誉和尊重。
1.德国“工匠精神”源自民族性
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有其历史与文化渊源,至少有三方面因素不可忽视。一是德国人的哲学思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这种爱刨根究底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其行为方式。二是德国科技发达。它曾是全世界的科学研究中心,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创造发明影响了世界进程。三是德国自中世纪以来手工业就很发达,直到1983年手工业还占到GDP的11%。德国人动手能力强,很多人喜欢动手制作手工产品、自己盖房子。正是这种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崇尚科学、乐于动手的社会氛围和民族特性,成为“工匠精神”的肥沃土壤。
2.一丝不苟,超越老师
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原来领先世界,后来为什么落后呢?德国人为了学习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在中国长期驻扎学习,把中国瓷器的制造技艺以及不足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人们常说,心中有数,这个数,是否可以用各种指标来量化?其实,过去没有数量指标控制的产品今天都可以用数据来控制。例如烧饼、面包、米饭等,通过温度、时间、热量、密封度等数量化指标的控制,产品制造就可以走向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和智能化,而且可以保障每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与一致性。在智能时代,这些数据就可能转化为大数据驱动下的精密智能控制。这就是德国“工匠精神”贯穿始终的精益严谨作风和技术上的一丝不苟。与此同时,工匠的职责分工非常细致,每个工种都达到很高水平,实现了质量和数量同时提高,使德国的瓷器制造水平从落后于中国转变为领先于中国。
3.客户是永恒的上帝
兰州黄河铁桥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桥”,由德国泰来商行在1907年4月至1909年8月建造,该企业承诺,桥梁完工之日起,保固80年,其间有损,泰来商行负责赔修。80年甚至100年的事情都为客户想到了,这样待客户是永恒上帝的“工匠精神”令人感叹、敬佩与值得学习。
4.严谨的职业教育体制
“工匠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打拼出来的;不是靠说教出来的,而是内生激励机制重构激发出来的。最重要的措施在于改革教育制度,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体制,为现代工匠培养模式提供摇篮。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舍得投入,就业前途广阔,教师与技工身份、待遇公平优厚,值得我国借鉴。
(三)德国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大批具有发展活力的“隐形冠军”
曾经在20世纪初,“德国制造”被法、英等欧洲国家一段时期贬为“低质品”的代名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励精图治,洗去了往日的耻辱。如今,“德国制造”是基于工业机械、化工、电器、汽车等世界级品牌而闻名于世。支撑其后的不仅有德国巨型跨国企业,还有360多万家德国的中小企业。许多还是全球产业链制造环节上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
能够把一件产品做到极致,是“工匠精神”和“工程师精神”的典范。德国制造业始终坚持精细化、高品质路线,拥有数量最多的高精技术但谈不上规模、知名度较低的中小企业,即“隐形冠军”。这些企业一般都是极具历史的家族企业,传承德国追求完美、严谨的精神,在制造业中的细分领域深度耕耘,工艺和技术精湛,较难被其他国家模仿,长期在细分市场保持全球领导地位。例如德国豪耐公司生产的高速香烟机器占全球市场90%左右份额;超过150个国家使用海曼公司的设备检查毒品、武器、爆炸物。
以工业4.0为标志的新时代“德国制造”,不仅凭借实力成为欧洲的“一花傲放”,其为细节付出、为弱者付出、为未来付出的价值观也值得借鉴。
(作者系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贞)6月28日,川北幼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表彰大会在学校演播厅举行。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