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体检 查“癌”还是“捡钱”?
消费质量报社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消费质量热点事件。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张可
舆情回顾
据新华社近日报道,看起来“高大上”的癌症体检机构和项目,背后猫腻不少、问题重重。基础套餐、职场套餐、夕阳红套餐、亚健康套餐、儿童套餐……各类项目让人眼花缭乱,价格更是从几百元到四五千元不等。
目前,设置癌症体检的大多是一些民营体检机构,这些机构和相关癌症体检项目良莠不齐、乱象丛生。一些商业体检机构盲目追逐利益、专业性差、发展失序,“创造”了“五花八门”的癌症体检项目,有的还雇佣无资质人员从事体检诊断工作,导致癌症漏诊、误诊发生。部分民营体检机构甚至将一些患者的病情“自动升级”,如让一些患有妇科炎症的患者“陡然生病”,将其病情夸大为子宫癌,然后通过索取患者身份证、户口本和合作医疗证,虚构诊疗信息,从医保部门骗取医保资金等。舆情背景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350万,将来每年新增癌症病例还会上升。
《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健康管理(体检)量约为5亿人次,2011至2015我国体检行业复合增速达21%,行业增速高于整个医疗服务行业,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2400亿元市场规模。
2009年,《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出台,规定了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业务的执业条件和许可、执业规则,以及外出健康体检的要求,
2018年,《健康体检中心管理规范(试行)》和《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相继出台,将健康体检中心作为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进行管理。
相关搜索
截至7月1日17:00,搜索关键词“癌症体检乱象调查”,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3.54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1.05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579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118篇。
各界声音
四川省肿瘤医院健康管理肿瘤筛查中心主任程幼夫:体检前缺乏科学的讲解和个体化体检套餐设计建议,体检中缺乏统一规范的专业化服务流程及路径,体检后又缺乏健康评估和跟踪管理,使得体检的效果“大打折扣”。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办公室主任李异:体检行业应该加强自律、自净,提高准入门槛,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针对体检行业违法行为,卫生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及时查处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有效约束体检机构守法经营,规范体检市场有序发展。
《信息时报》罗志华:不少人出现癌症方面的异常指标,如某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或者出现可疑性肿块、结节等,这部分体检者随后可能要花数倍于体检的钱去做复查。尽管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不会发现问题,但或许因为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他们多会突然表现得很豁达,在医生的“恭喜”之声和体检者“万幸”的感叹声中,双方显得十分和气,没有多少人因为多花了钱而去质疑体检是否存在猫腻。
网友声音
@玫瑰江湖:一定要严打!听到自己或者亲人跟“癌”字挂钩的病,真的会受不了的……
@中药研究僧:好多体检机构都只是蹭热度,有的甚至都不一定做检查,体检价格优惠到可怕,估计连原材料费都挣不回来。可还是有很多人贪这个便宜。
@麦麦麸子:有的医院为了赚钱,本来你这个病没事,他跟你说有事!这是真的,我碰到过这事。
舆情分析
定时体检,重视体检,是现代医学倡导的个人健康习惯。体检可以发现出一些小病或大病的早期症状,人们也能从体检中获得保健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生活状态,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体检机构向体检者夸大患癌风险,诱导体检者做过度检查,既不道德又违反医疗操作规程。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与打击力度。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体检机构准入门槛,倒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延伸体检行业服务产业链,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规范体检,对健康意义重大,必须用操作规范为体检划出清晰的红线。
此外,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推广关于体检的科普宣传也应同步开展。公众如果多掌握一些基础医疗知识,在检查项目、检查流程上心里有谱,就能少受很多忽悠。同时,应当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健康危险因素,确定健康体检项目,不应过度追求价格高的项目。
人的健康状况不断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一些肿瘤标记物,如果不从体检项目的设置和针对的人群上进行对照,对于判断最后的体检结论并不一定有实际意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京洲)昨(1)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召开新闻发布会,曝光了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突出违法客运车辆名单,共计5673台客运...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