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有商有量”
■本报评论员 陈曦
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孩子学习成绩下滑,一家人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根源所在,日后从哪些方面改进;孩子需不需要报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报几个合适,也都是可以商量的。
“警察叔叔,我要分户,不想跟他们在一起。”近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年仅11岁的小罗拿着户口本走进了城东派出所,要求民警帮忙单独立户,因为父母对他的学习管得太严,他想离家出走。小罗称,除了平时上课学习,回家完成规定的作业外,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每天学习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实在受不了了。
也许在一些大人看来,小罗的举动显得太任性、太幼稚,而整起事件就像是一场闹剧,令人啼笑皆非。诚然,根据现行规定,不具备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不能单独立户,小罗才读小学三年级,离立户的年龄标准还差着N个三年级呢。但是透过这起事件,我们也应当看到,孩子的“一时冲动”之下隐藏着对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强度过大的强烈不满,目前已是身心俱疲,想要寻找一个可发泄的出口或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小罗的父母也挺不容易。据报道,夫妻俩辛辛苦苦从县里“奋斗”到市区,就是为了孩子能在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里成长。小罗学习下滑,母亲李女士自然忧心忡忡,为其报各种培训班,也是出于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考虑。可没想到,小罗反应那么强烈,甚至闹到了派出所,确实让李女士既气愤又无奈,觉得自己的一片苦心被辜负了,孩子怎么就那么“不懂事”呢?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但有时候这种“爱”却因为太过“沉重”而成为了一种伤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几乎是个家长都会有,这倒也无可厚非,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优秀”到大,逐步走向人生的巅峰呢?可问题在于,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未达到的成就想要“移植”到下一辈的身上,看到他们学习稍有退步就火急火燎,发现他们一有松懈就严加管教,搞得孩子整天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哪儿惹到父母生气都得挨一顿训斥。因此而滋生厌学情绪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有些父母总是过度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小学起就把娃儿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特长班、培训班轮流上,仿佛只有学习才是正道,玩耍就是在虚度光阴。尤其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这也强、那也强,就更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强迫自己的孩子必须“比学赶超”,不甘人后。有的家长“执念”太深、“入戏”也太深,既没有学会尊重子女的想法和意愿,也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殊不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一旦逆反起来,可就更不好管了。
在笔者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孩子学习成绩下滑,一家人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讨论一下根源所在,日后从哪些方面改进;孩子需不需要报课外辅导班、兴趣班,报几个合适,也都是可以商量的,这要看他存在哪些短板,也要尊重他的个人爱好。总之,家长尽可能避免搞“一言堂”,而子女也得体会父母的苦心才是。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自贡讯(颜琼记者陈家明)近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总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在中昊晨光公司...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