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两次来川,李可染艺术变革最关键的时期

四川日报 2019-06-28 06:26 大字

四川与许多艺术大家的人生经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这里寻求自己的艺术灵感,将这块土地的灵气融入自己的艺术生命之中。成都市日前推出“艺术大家与四川”系列讲座,陆续邀请这些艺术大家的后代家属、研究学者、纪念馆馆长,共同探讨他们的艺术世界及他们与四川的关系。本报从即日起推出“艺术大家与四川”系列报道,以飨读者。□本报记者余如波,两次来川,李可染艺术变革最关键的时期。

“在我长期的海外生活之中,一直关注着四川,关注着巴蜀文化,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文脉离不开四川。”6月23日,著名艺术家李可染之子、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李庚亮相成都画院,主讲“巴山蜀水忆故人——谈李可染在四川的往事”。这也是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艺术大家与四川”系列讲座之一。

李庚何出此言?原来,抗战时期和上世纪50年代,李可染曾经两度入川,创作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尽管专家学者对李可染艺术创作有不同的分期,然而李庚透露,父亲生前在教学、回忆和与家属们的谈话中,认为这两次四川之行,是自己艺术上重大变革最关键所在。

首次入川:向令人心胸开阔的巴山蜀水取法

李可染1907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徐州、上海、北京、杭州等地都是重要的节点,不过,四川是他艺术思想成熟并走向高潮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抗战时期,大批画家迁居巴蜀大后方,年轻的李可染是其中一员。巴山蜀水给李可染留下深刻印象,他曾感叹过去所见的一些风景名胜“与四川比起来却相差很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景象在四川比比皆是。一天傍晚,李可染在住处附近散步,看见“山下几十里地的水田,一块块都反射出耀眼的金光,好似一片片摔碎的金色的镜子,天边和远处的烟树千层万层,也沐浴在霞光里”。从没见过这样场景的李可染,自此开始用水彩画风景,描绘“令人心胸开阔的惊人奇观”。

1954年,李可染曾在一次授课中表示“画家应该读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大自然,“用眼睛看,用自己身体体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另外一本书则是历史和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是这个民族的记忆”。这种向自然取法的理念,渗透进李可染在川期间的创作细节中。“他住在一个农民家里,每天看着水牛白天工作,晚上回圈,就开始画水牛,牛成为他一生爱画的题材。”李庚说,当时正值抗战期间,大家觉得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战胜一切,因此徐悲鸿的马和鹰、李可染的牛都很受欢迎。

在人们熟知的中国画之外,李可染当时还在四川画了200多幅以抗战、爱国为主题的巨型壁画。李庚认为,“一个年轻人能够画出这么多巨幅政治漫画,实属不易。”

二度入川:推动中国山水画走向现实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到底何去何从,成为摆在艺术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是继续走明清传统,还是进行与时代同步的变革?李可染经过深思后开始探索。1954年,他与张仃、罗铭前往江南和黄山,首次运用毛笔、宣纸对景写生。3人回京后展出40幅现场写生的山水画作,在中国画界引起很大反响。

在摸索思考一年后,1956年,李可染等人又经三峡入巴蜀,在四川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写生创作。“这是他的艺术变革的最关键时期之一,是他的艺术思想成熟走向高潮的重要一环。”李庚说,二次入川,对李可染创作风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次写生也被认为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次写生之旅,为何被赋予如此重要的内涵?原来,随着李可染逐渐向四川深入,其创作的《乐山凌云寺》《峨眉幽径》《嘉定大佛》《成都望江楼》等作品,呈现出水墨对巴蜀山水湿润浑厚的表现力。这种“对景写生”的创作方式,以真实山水结构为依据,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固有模式。“这次长时间写生创作后回京举办的画展得到美术界高度赞扬,在李可染的影响下,中国山水画走向了面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道路。”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巴蜀山水画叙论》作者管苠棡说。

这次写生创作,对李可染后期的艺术道路影响深远。他在后来创作的《青山密林图》题跋中就写道:“此青山密林图昔年蜀中得景,今更以水墨写之。”这件作品大量使用了积墨和破墨法,营造出氤氲迷离的山水气象,这也正是李可染在川期间,对巴蜀地区雨量充沛、空气潮湿特点的直观感受。

新闻推荐

四川中小企业发展之道: 梯度培育计划下走“专精特新”之路

为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四川省启动了四川中小企业“育苗壮干”...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