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让四川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

金融投资报 2019-06-27 01:01 大字

“全国商会总会(联合会)联络服务中心”在论坛上宣布成立。

大咖云集天府论坛 全球川商共话机遇

■本报记者 杨成万 文/图

6月26日,由川商总会主办,《金融投资报》社等多家媒体特别支持的“2019天府论坛”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商界大咖以及政商学各界嘉宾汇聚一堂,聚焦前沿商业理念、探讨时代趋势、探索价值机遇。论坛由川商总会常务副会长、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主持。31家省级四川商会、24家海外商会、超过100家川籍商协会近2000位嘉宾参会,与全球川商一起关注和探讨商业生命力。

王健林:要尽量生产高质量产品

川商总会名誉会长、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提出:第一,企业家应多一些理想,少一些安逸。他直言,“四川老乡,特别是做生意的,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王健林认为,企业家要有理想,有追求。第二,应多点创新,少点儿勾兑。第三,应多一点勤奋。

“很多中国比较牛的企业家都是勤奋之人,没有一个企业家是玩耍出来的,都是奋斗出来的。”王健林说。

“应多一点儿善事,少一点伪劣。”王健林称,中国企业最缺工匠精神,而企业最成功的标识,是社会企业,对社会有贡献。所谓“善”是指产品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不是制造垃圾。

“中国如果没有工匠精神,再过一百年也出不了奢侈品。奢侈品不是指它的价格,而是他的质量和文化。要尽量给社会生产高质量,至少是合格的产品,做个有贡献的企业。”王健林说。

刘汉元:当前是民企发展最好时代

川商总会轮值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回顾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当前毫无疑问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代。

刘汉元说,如今的四川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正在西部开发前列,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通过构建四通八达的主体交通网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及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让四川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川商积极投身家乡经济社会建设中也分享着家乡改革开放的机遇和红利。

“川商要珍惜当前的发展环境,把握四川发展的历史机遇,四川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位川商的付出与智慧,四川的成功值得我们每一位川商骄傲和分享。”刘汉元说。

刘永好:创业要与时代脉搏相吻合

川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新希望集团扎根农业领域,已经走过37个年头,无论被称为“基业长青”还是“不倒翁”,他总结称,第一,顺大势,快半步,略有超前。要埋头拉车,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事。第二,要抬头看路,看看竞争格局。第三,要仰头看天,要看党和政府的政策,看经济形势。

刘永好还表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下,企业家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早期,创业靠胆大和勤奋,因为啥都供不应求;中期,靠团队和管理;今天,靠的是创新,变革,靠与时代的脉搏相吻合。”他强调。

新闻推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向生态环境部汇报项目资金管理有关工作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向生态环境部汇报项目资金管理有关工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四川生态环保科技、项目资金管理等工作...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