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文存》首发: 向巴金学习 说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新书写他心目中的巴金,105岁马识途96岁王火都来捧场了
马识途向李致赠送对联李致(前排右一)在新书发布会现场
昨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李致文存》新书首发式,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举行。
90岁李致的挚友们纷纷赶来祝贺,来的都是文艺界的“大腕儿”——105岁的作家马识途、96岁的作家王火、86岁的剧作家徐棻等。马识途专门题写了两副对联在新书首发式上赠送给李致,分别是“看似平淡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好书何妨百遍读,至友不可一日忘”。
珍贵
《李致文存》反映时代变迁
包含与巴金的309封书信
李致1929年生于四川成都,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他先后在共青团部门、党政部门、新闻出版部门、文化艺术部门工作。李致曾担任四川文艺工作负责人,见证了四川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历程,2012年被授予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面前这套《李致文存》,朴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作者过往几十年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人和事。这是他灵魂的笔记,里面包含了他过去岁月的所有时光。他用所有时光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做人。”著名戏剧理论家、评论家廖全京在为《李致文存》所作的序中如是评价。
据悉,《李致文存》共五卷六册,约180万字,分别是《我与巴金》《我的人生》(上下)《我与出版》《我与川剧》《我的书信》,反映了李致家学、家风、事业、内心世界,是个人历史的展现,更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巴金是李致的叔父,李致从小受到巴金的言传身教,彼此理解、信任和关爱。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的为人有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书中还附多幅照片和资料,更包括李致与巴金的书信309封,曹禺给李致的书信39封,还有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
研读
105岁马识途来捧场
“他的小人小事后都有大思想”
李致与105岁的马识途、96岁的王火是多年挚友,马识途现场谈到李致时表示:“我们曾一起在文学战线上工作,而且是前后同样的一个工作岗位,互相传承下来的,所以《李致文存》出版,我怎么能够不来祝贺呢?”
马识途说,李致文学卷里面的许多的文章,凡是自己能找得到的全都读过。“他这些文章平实清淡优美,别有情趣。你别看他有一些写的是小人、凡人、小事,事实上每一个小题目的后面都可以读出大的一种理论,大的一种思想。从里面可以得到许多启发。”
马识途透露,当时自己读了李致的一些文章以后,曾经想写一副对联送给他,但当时没有写成,所以在20日写了。只见对联上写着:“好书不妨百遍读,挚友不可一日忘”。他说,李致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不可一日忘的挚友。
马识途认为,李致写的这些东西还有大量值得审视的东西。比如巴金那一卷,在马识途眼里,可能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对巴金有如此清楚认识的(内容),所以研究巴金必须要读李致的巴金卷。此外,如果要编写川剧史,恐怕也绕不开李致所写的内容。
《李致文存》出版前,李致曾和马识途共同商量过,李致坚持要叫做《李致文存》,而不是叫《李致文集》。马识途问他为什么,李致说没有资格叫文集,“叫文存就行了。”
“我在想,改称文存一是他个人的谦虚,实际上也是要进行一种反讽,当前出版社的出版文集、诗集,可以说铺天盖地,(但)文集很多不够资格。李致的《李致文存》,我觉得是真正值得存在的一种文存。”
老友
因川剧结缘
他的人格魅力是前进的力量
另一位居住在成都的老作家王火说,自己1983年从山东到成都工作,一晃已经30多年过去,自己已经96岁了,与有亲和力的朋友李致相识也有几十年时间。
王火说,“他应该有这样一部书出来,去年看了马老(马识途)出版的书我非常高兴,李致平时的散文,我从头到尾都要看。我对他的散文平时就喜欢,第一卷《我与巴金》太可贵了,因为写巴金的书很多,但谁能有这样的第一手材料呢?他同巴老的关系非常密切。”
王火表示,自己并不经常同人交往,因为身体不太好,去年中风了,一直坐轮椅,这是他今年第一次出门,记忆力也不像以前那么好,昨日来参加《李致文存》首发式,也想看看亦师亦友的马老。
86岁的徐棻是川剧史上第一位女剧作家,也因为川剧与李致结缘。“《李致文存》是一个世纪的史记,1929年到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世家,都已经牵涉到这里面了,这部书有它的文献性,有它的历史价值。”
李致比徐棻大4岁,在她心里,李致的人格魅力永远是自己前进的力量。徐棻透露,曾经的一部戏《田姐与庄周》,因为李致帮忙才得以与观众见面,久而久之李致就变成了她的李大哥。她曾经都仰视他,后来双方已经是摆龙门阵(的朋友)了。因为李致的亲和力,两人又成为知己,“什么事都愿意给哥哥讲,不怕他了。徐棻说,面临问题时,她会痛苦、难过、发牢骚,李致就告诉她,正因为恼火(不容易)才要坚持下去。
李致:
这70多个铭记在心的人 于人于事完全真实
“马老来参加我的会还特别理了头发,虽然头发不太多了。感谢廖老、感谢王火王老光临,我既十分感动,又二十分不安。”现场,李致给大家鞠躬致谢。
李致说,自己是受鲁迅、巴金的影响,踏上文学以及人生旅途的,从十五岁起,自己就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近百篇习作。1929年以后,他以“往事随笔”为题写了100多万字,其中《我与巴金》受到不少报刊转载。
改革开放以来,李致主要在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学艺术几方面留下相关的文字和资料。其所写往事随笔,于人于己于事完全真实,没有越雷池一步。都是根据自己的第一手材料,写了70多个铭记在心的人。
“我很高兴11年前写的一篇关于马识途的文章得到了马老认可,去年马老制定这篇文章为序言,把我30多年的作品集中在一起,这就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为我出版的《李致文存》。”李致说。
据悉,201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提议要出李致的文集,他既感谢又惶恐,因为前几年出版了李劼人、沙汀、艾芜、马识途和王火等著名作家的文集,他不敢跟他们为“伍”,所以为了有所区别,就叫“文存”。
他说,无法说自己的作品有什么影响,只能说“认真地向巴老学习,说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花上千元就能买到“全国”“中”字头证书和奖状谁是“神秘”专家?
无需考试、培训,花上千元即可买到各类“中”字头的“全国大赛”奖状、职业技能证书。记者近日发现,有人在网络大量销售证书...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