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影像还原让更多人看见非遗

西昌都市报 2019-06-20 08:13 大字

当下,影像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话语元素,通过影像完整、全面地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广泛认为是最为有效的展现方式之一。

记者了解到,当下非遗影像记录被分为由学者主导的学术型影像志、由媒体工作者主导的行业型非遗纪录片两种形式。同时存在的,还有新兴的自媒体等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纪录短片或短视频。这其中,影像志已发展成为非遗保护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尤其是随着技术革新与普及,3D、VR等技术不断丰富着影像记录非遗的手段。

在非遗影像展期间举办的学术座谈会上,与会者强调了影像记录在非遗研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杰宏结合自身在东巴文学方面的研究,认为东巴文学中的史诗,汇入唱腔、音乐、舞蹈、绘画等,一起嵌入在特定仪式规程中,单凭文字、音频或者照片的记录方式不足以系统地将这一古老文化留存下来,但包括影像在内的多元记录方式,能更立体地呈现出完整的东巴文化。“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也受到启发,能不能为非遗影像记录建立一个智能文本?在这个文本里面,可以看、听、读、写、对话,通过多种记录方式令非遗更为集中立体地呈现出来。”杨杰宏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对此表示赞同,认为以影像记录民间流传口头史诗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影像不光能够记录史诗歌手的演述文本,同时还能全景式还原当时歌手演述所处的语境。”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说。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孟开提到,近年来,随着一批老艺人相继离开,非遗传承的延续性受到影响。此外,受信息时代的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地方民间传承艺人和受众开始减少,诸如《江格尔》这样的大型史诗,其传统传承方式和传播方式已经无法与时代同步。因此,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技术保护、再生研究,使其能够在当今社会更好地传承和传播的工作迫在眉睫。“数字化传承对于活态史诗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记录语言和口头传播文化的内容和方式,为《江格尔》等活态史诗的数字化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孟开说。

如果说学界能够充分认识到影像记录对非遗保护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实践建立相关数据库来留存记忆,那么对于行业非遗纪录片创作者来说,他们希望让更多人“看见”非遗的愿望将会成为现实。

此次非遗影像展的入围影片中,展现演述克智的7岁彝族少年的影片《克智少年——吉则尔曲》令观众印象深刻。片中呈现出的彝族克智在彝族民间的生存状态,以及父辈对于孩子学习克智面临未知未来的担心,在帮助大众了解彝族克智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反思。

该片主创人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克惹晓夫在与观众交流时,谈到了自己拍摄此片的体会。“彝族有谚语:‘积雪在山上时,你看得见,但是雪融化,你就看不见。’民族文化也是如此,我深刻地感受到,有些传统文化正在悄然消失。”这也是让克惹晓夫越来越多地选择用影像记录更多像彝族克智这样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原因,他希望让更多人看见、了解并走近这些民族文化。

影片的开放式结尾令不少观众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7岁的天才少年,包括他将来的发展,未来他是否会继续深入学习彝族克智并成为优秀传承人。很多观众向该片主创人员提出,应在本次影像记录基础上,继续跟踪记录少年的成长历程。对此,克惹晓夫也以影像记录者的客观和真实态度诠释了自己对非遗影像记录的理解:“我想起沈从文《边城》中的一句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这个人也许明天回来’。民族文化究竟面临怎样的生存未来,一个少年对文化传承会作出怎样的选择,一切交给生活。”

实际上,这也是当下非遗影像创作者在用镜头捕捉传统文化时遵循的一种创作态度:既展现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命运,让传承人与当下发生联系,同时以客观的记录还原传统文化真实的状态与境遇。

中国文化报记者于帆

新闻推荐

我与专业实践那点事儿 一个简单的法律概念关乎成果

受访师姐:何丽焦,201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现就职于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毕业前夕,何丽焦应聘去了一...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