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寻求新提升新发展 争创省级一流大学 郭亨孝到四川文理学院调研

达州日报 2019-06-13 09:07 大字

本报讯 6月1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到四川文理学院南坝校区,实地调研达州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教育机器人、智能材料与智能传感器、智能仪器等研究工作,并在四川文理学院莲花湖校区召开座谈会。

据了解,近三年来,四川文理学院共获国际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11项、省部级奖项30项,孵化创新创业团队108个。四川文理学院与达州市共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聚焦协同创新、产业服务、投资孵化三大职能,先后申请专利51件,发明专利29件,实用新型专利22件,其中机器人相关专利26件,研发了一系列针对特殊环境下的应急救援机器人设备,攻克了激光雷达三维扫描成像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孵化出了“成都六二五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阿凡可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蓝海飞鱼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三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为推进达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座谈会上,郭亨孝对四川文理学院当前在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以四川文理学院为样本,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实做强达州市高等教育,既研究高等院校建设,也研究达州市职业教育、研发机构发展。

郭亨孝指出,要深入分析达州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客观清晰认识自身的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科学谋划,积极寻求新提升新发展;要深入推进市校在人才引进、园区建设、研发项目等方面的合作,积极主动对接争取省教育厅在科研项目设立、科研经费划拨、增设硕博学位授予点等方面的支持,努力争创省级一流大学;要全面加强学校办学条件建设,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规划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现代高校校区;要创新加强师资力量,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多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造诣的人才来校授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档次和水平;要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有效结合,在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上,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不盲目跟风、面面俱到,真正找准、做实,切实发挥高等院校应有作用;要充分发挥、放大四川文理学院在师范教育等方面的学科优势,积极寻求新的优势,以学科为支撑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要认真研究老校区的有效利用,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共建高中、初中和小学。

郭亨孝还就职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发展谈了自己的意见。

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一同调研。副市长何政、市政府秘书长向仕春一同调研并出席座谈会。(本报记者 江吉)

新闻推荐

——一个西班牙足球外教的中国奇幻之旅

西班牙人罗德里格在经纪公司许诺的诱人薪资吸引下,来到中国从事足球教练工作,经历过失落、被骗、无助,“从来没有那样哭...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