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对话美育名师 如何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成都日报 2019-06-12 02:49 大字

本期嘉宾:

蒲富煊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书法专职教师(已退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琳莉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美术教师

伍娜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良好的审美能力

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成都日报:当前家长都普遍重视儿童的审美能力培养,在各位老师看来,良好的美育对孩子的成长为何如此重要?

李琳莉:一个人要能感受快乐、感知幸福,并非有了足够的物质保障就能轻松实现。从小就更多地接触美、感受美,以至能够自由地表达美的人,总是更容易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拥有美的生活、拥有感受美、快乐和幸福的能力。从这个层面来说,从小注意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幸福,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伍娜:艺术可以美化世界,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审美能力强的人,懂得美化环境享受生活。因此我们全社会应从优雅生活的养成的层面提高对美育的重视。此外,强化艺术教育,强化艺术审美,走“和谐”“尚美”的育人之路,对社会和谐也能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最后,儿童阶段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也即美育最重要的阶段,如果此时能让他们接触到经典的音乐,接受到经典音乐的熏陶滋养,就如同我们在春天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在我们家庭、学校、社会的精心浇灌之下,让这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蒲富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儿童也如此。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他们对什么是高雅的、哪些是低俗的还没有成熟的观察力、判断力。这需要我们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地去引导孩子们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能力,形成对何为美、何为丑的判别能力。儿童的人格完善离不开以美育对其进行情感的涵养,美育最大的效用就是让儿童养成良好的情感感受及表达能力。通过良好的美育教育,儿童一旦有了对美与丑的判别能力,就学会了判断是非的一定标准,也就能建立起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同时情感感受与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升。特别应认识到,单纯的分数高、成绩好或能力强只是优秀的一个方面,这都不能替代对孩子审美感受的培养,审美力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美育环境

让美融入孩子心灵

成都日报:在各位老师看来,当前国内的中小学美育教育还应在哪些方面继续提高改善?我们如何才能为孩子们做得更好?

伍娜:首先要充分保障中小学美育教学课程的正常开展,其次还要不断提升中小学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就音乐课而言:首先,学习音乐是为了使人的生活更美好。所以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将音乐教学目标定位于提升学生感受音乐情感、运用音乐抒发情感的能力,通过开展各类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养成在生活中使用音乐表达自己的习惯,以让音乐真正成为孩子们生活中唤起情感、抒发情感、表达情感、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应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始终如一地将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引领学生从聆听音乐出发,进入音乐欣赏的殿堂,让学生们对音乐产生真正的激情和热爱。

第三、音乐教学教育方式应该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更灵活的教学形式。应更注重以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编等为教学辅助手段,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音乐审美能力的音乐爱好者,让音乐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蒲富煊: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所以应严格区分会写字不等于把字写好的概念。应让学生了解懂得汉字的书写本来就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学识字、写字的学童来讲,也包含有引导他们认识汉字之美的内容,所以需要专职书法教师同语文教师进行教学上的探索与整合,让学生在教师的板书与示范中,自我的临写中去寻觅汉字的结构美。同时辅以一些展示学生才艺的条件与平台,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力。最后,教师们也应不断加深自我的艺术修养。

李琳莉:美育不是一个独立狭义的概念,更不是依靠某一学科教学就能解决的问题。良好的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协作完成,美育也是如此。在学校教育中,美育的实施涵盖了方方面面:从相关政策到校园环境的设计布局,从校园艺术文化建设工程到所有课程的渗透融合,以及全学科教师的参与重视等。在学校里,每一个空间都是美育的阵地、每一门学科都是美育的载体、每一次活动都有美育的渗透、每一位教师都是美育的实施人。

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但随着校际结对、教师支教等计划、政策的持续落实,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教育薄弱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较为科学、专业的艺术教育。希望当地能结合本地的一些传统艺术形式,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环境,让孩子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把本土特色艺术形式可持续地传承和发展下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美育可以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天然的组成部分,让美自然而然地融入每一位孩子的心灵。

营造良好的家庭美育空间

让美育自然发生

成都日报:美育除了依靠学校教育外,还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那么在各位老师看来,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得更好?

李琳莉:作为美术教师,我建议家长应常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多去音乐厅、剧院参观。这样日积月累后,孩子提高的绝不仅仅是审美水平,往往还能拓展视野、积累知识。在参观之前,可以先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进行“预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孩子的兴趣。也可以在这些活动之后,给孩子准备相关书籍拓展阅读,鼓励孩子担任“小小讲解员”加以表述,或用绘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表现出来。

在校外艺术特长学习方面,我建议孩子无论学习任务多么繁重,至少拥有一个艺术类的兴趣爱好。长期坚持下来,不仅是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是孩子学习生活之余情绪疏导的渠道和放松身心的有效途径。

伍娜:有一句话这么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就是人类的情感语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家长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情感的体验,通常会因为孩子表现不佳就进行打压,这其实是适得其反的,让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大打折扣。音乐并不高深,就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家长应该更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多多鼓励,多带孩子进音乐厅观看高雅艺术,使孩子受到美好音乐的熏陶,自主产生学习的需求,进入良性循环。

蒲富煊:从美育的视角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许多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所以,家长良好的言传身教也能起到美育的作用。如孩子喜好书画,家长则应积极支持,让孩子在喜好中寻找美,释放情感,融入自我的天地,并引导他们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的时间关系,建立家庭美育空间。避免用负面的言辞去对比哪门学科重要与否,这需要对家庭美育有科学的认知。最后,家长应成为孩子的知心者,与孩子常有心声交流,思想共鸣,这样才能避免长辈命令式的生硬交流方式,从而避免孩子对艺术产生误会。

本报记者 陈宇祥

新闻推荐

全国放鱼日 四川放流4万余尾珍稀鱼类

本报讯(记者王旭文/图)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省农业农村厅与泸州市政府当天在江阳区长江畔联合举行了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