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罕见!白色大熊猫现身四川卧龙 专家分析:该区域种群存在“白化”突变基因

成都商报 2019-05-26 02:30 大字

今年4月中旬,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约2000米的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摄录下一张大熊猫的影像,图片清晰显示出其独特的形态特征:毛发、爪子均呈白色,眼睛为红色,正穿过郁郁葱葱的原始落叶阔叶林。

25日,记者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据专家分析,根据照片上的外部特征,可以判断该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从体型判断,这是一只亚成体或青年熊猫,年龄1~2岁。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熊类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晟研究员表示,“白化”现象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但均较为罕见,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动物体内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在外部形态上呈现白色、黄白色或浅黄色。单纯的“白化”突变并不影响动物正常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除了可能造成动物在环境中更容易被发现、身体对日光直射比较敏感以外,通常对其活动、繁殖均无明显影响。

而卧龙这次拍摄到的熊猫,是野生大熊猫中记录到的完全白化个体,表明在卧龙的大熊猫区域种群中存在“白化”突变基因。 据悉,“白化”突变是隐性基因,可以遗传。但只有当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均为突变型时,动物个体才会表现出“白化”的性状。根据目前的数据还无法判断这只熊猫的性别。当它与不携带突变基因的正常野生个体(“黑白”熊猫)成功繁育出后代时,第一代熊猫宝宝的外部形态将仍是黑白色型,但体内将会携带一份“白化”突变基因。

而之后,当两个均携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交配繁殖,它们的后代中就有可能出现两份基因均为突变型的情况,在外部形态上就表现为“白化”个体。这个大熊猫种群中,“白化”突变基因是否会进一步传递下去,还需要持续监测研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图由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新闻推荐

周/末/荐/书

《中国神话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2月袁珂先生(1916~2001),成都人,著名的神话学研究者和作家。早在1950年,他就出版了神话...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