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传播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新版宣传口号:“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作家阿来生长于阿坝州,定居成都,常年行走于山川大地,对四川深厚的文旅资源熟稔于心。多年来,他用文学、脚步对四川人文地理、生态自然进行持续的关注和有效表达。他非常清晰地指出,相比于人与人的关系,作家们还应该多用文学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2018年,阿来获鲁奖的作品《蘑菇圈》,正是以四川的山川自然风物为重点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其散文作品《成都物候记》更是将成都的植物花朵与人文历史结合起来,写出了文本的鲜活和知识的深度。
阿来还经常在各种博物学、人文自然的交流活动中,多次发表主旨演讲,介绍四川的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阿来,多次提出跟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议案。可以说,阿来为四川的自然人文推广作出了一名文化人应有的贡献。
■张杰刘可欣
三星堆
要让大众明白其价值意义
提到三星堆,大家首先会想到神秘、未知等词语。对此,阿来也认同,但他认为,如果要让大众更多了解三星堆,亲近古蜀文明,还是有很多知识普及的工作要做。“一方面是专家在三星堆的前沿阵地进行开拓性研究,另一方面是把三星堆的相关知识,用大众能听懂、愿意听的方式传达出去,让更多人明白其价值和意义。总体就是,学术的是学术的,大众的归大众。”在阿来看来,从三星堆到金沙,中间还有很多环节,有很多考古发现。把这些点串起来,梳理出其中的脉络,并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传达,就是古蜀历史活生生的好教材。“但这个工作,我目前还没有看到做得比较好的。”
大熊猫
熊猫归根结底是像猫的熊
身为四川人,阿来对大熊猫自然也不会陌生。2018年8月,阿来还被授予“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称号。作为一名阅读量很大的作家,阿来对大熊猫被发现的过程,非常熟稔。150年前,来自法国的生物学家、宣教士阿尔芒·戴维(Armand David),第一次科学地发现大熊猫,并对其命名。他还将大熊猫做成模式标本运往法国巴黎,引起轰动。这也是大熊猫第一次正式走向世界。
对于“大熊猫”这个名词,阿来说,“汉语词‘熊猫’,其实是当时人们不太懂科学翻译,也不太具备相关的分类学知识,而将其称为大熊猫。其实,熊猫归根结底是像猫的熊,而不是像熊的猫。”
普及度
用高质量的文本启发读者
4月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贵阳二十四书香书店采访前去进行讲座的阿来,他正在书店翻看书。“我看到了乔治·夏勒关于雪豹的新书已经出来了。”说到乔治·夏勒,阿来的语气带着敬佩:“美国动物学家、博物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和作家。1933年出生在德国柏林,十几岁时搬到美国密苏里居住。他的野外工作始于1959年,那时他在中非研究大猩猩。回国后,夏勒博士写出了《山地大猩猩:生态学与行为》一书,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大猩猩的神秘生活。
197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夏勒博士前往中国,参与大熊猫野外研究项目。1984年,他成为第一个得到中国政府批准的外国人,进入四川羌塘无人区开展研究。在这里,夏勒博士拍到了有史以来第一张雪豹的照片。现在他年事已高,但还在坚持进行研究。
夏勒所著的非虚构名作《最后的熊猫》,在全世界影响很大。这让阿来很感慨,“像夏勒这样的自然科学家,同时又有人文素养,相当于把文理打通了。他们用通俗的语言,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表达给大众,起到非常好的影响。这也给我们一些启发。不少教授研究得挺好,但是面对公众进行知识普及的表达能力不够。或许文理分科太严重,文理没有打通。”身为作家的阿来,呼吁大众热爱、亲近自然,也希望作家用真诚的故事、高质量的文本,启发读者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现代生态观念。(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滕伟伟爱,是奉献,是指引。心存一份爱,点亮一盏灯,照亮公益之路。2010年,刚参加完高考的18岁少年李春...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