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治学为人对家乡学子无声之教

华西都市报 2019-04-23 03:07 大字

安州广场前的李调元雕像。

吴庚舜致张清儒的信件。

吴庚舜对故乡安县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2000年,安州诗词学会成立,吴庚舜应邀欣然出任学会顾问,并给学会发来贺信:风骚两挟调蜀弦,喜见诗国绽新花,足见寄慨之深情。此后,吴庚舜通过电话、书信给予安州学人很多指导,并赠送了很多他的学术著作。

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吴庚舜专门电话询问家乡灾情,并于5月15日写了首古风体长诗,寄给张清儒收录在其主编的《八级大地震——四川安县》一书中,表达出了吴庚舜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战胜天灾的鼓励。

原安县政协副秘书长、学习文史委副主任胡国庵曾于1984年6月前往北京拜望过吴庚舜,两人此后也有交往。据胡国庵回忆,吴庚舜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以及新世纪初多次回过故乡。一是1985年10月,吴庚舜以苏轼研究学会理事的身份,回眉山参加“苏东坡学术研究会”,会后,吴庚舜回安县讲学,举办“唐诗宋词学术讲座”,胡国庵至今保存着那次听课的笔记;二是1991年,绵阳市举办“纪念沙汀文学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吴庚舜以社科院学术委员身份参加;三是2000年11月,吴庚舜到遂宁参加“张船山学术研讨会”后,回到安县,与安县诗词学会的文朋诗友见面座谈,漫话诗词,共叙乡情。

“他首先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其次才是一个学者、专家。”张清儒如此评论吴庚舜,他早年的教师经历,使他特别注意学术成果的价值如何体现在成风化人中,即注意学术(作品)的教化价值,他从钱锺书等前辈学人身上学到的治学为人的方法,让他在后来的教育上更得心应手。“我认为,他的那些著作,是对安州后来学人的无声之教,这是当代安州作为文学昌邦存在的厚实基础。”

的确,从李调元到沙汀,再到萧崇素,再到吴庚舜,文星阁在李调元之后,见证了三代文学大家的诞生和成长,这个在吴庚舜诗里念兹在兹的故乡,近一百年来的确文运勃兴,文人辈出:地邻李白宅,岭近子云亭。沙老《淘金》撰,调元《函海》成。

新闻推荐

从惊艳亮相到黯然离场 无人零售这两年都经历了什么?

□赵兵辉最近,不少家住广州东山的街坊发现,家附近的一间爱士多(i-store)智能便利店突然关门了,货物都被清走。而...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