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过去只见其文 今日始见其人

德阳晚报 2019-04-15 09:49 大字

▲两份珍藏近30年的老报纸,让人唏嘘感叹

▼潘鸣口琴独奏

侯小毅《何瞎子卖亮花儿》

“啊,你就是筐筐?很喜欢看你的‘废话’,那么多充满智慧的哲思妙语,简洁又让人回味无穷,原以为作者是位上了年纪的人,竟然这么年轻!”唐凤娟是绵竹天一学院的老师,刚刚才过了30岁,喜欢古典诗词,去年加入晚报副刊作者队伍,也是晚报副刊的忠实读者。原本有些内向矜持的她,在得知迎面而立的就是副刊专栏作者筐筐时,兴奋得像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惹得筐筐也和她一起又抱又蹦……两人旋即互粉,互加微信好友,共同约定未来要多多交流。

这是4月13日下午,发生在“初见——晚报副刊作者联谊会”上的普通一幕,众多过去只见其文、未见其人,神交已久的作者们在这个最美的人间四月天,走出报纸的字里行间,走向当天的聚会现场,面对面地亲切交流,侃侃而谈,共话副刊情缘,共抒文学情怀。为了这场“初见”,作者们精心准备了自编自创的文艺节目,三句半、四川方言、谐剧、小品等丰富多彩的语言类节目,充分展示了他们不仅会写,嘴巴上能说会道的功夫也不落他人;京剧片段、乐器合奏、旗袍秀、口琴独奏等各领风骚,副刊作者们的多才多艺给大家带来了视觉听觉的美妙享受,观众们兴致勃勃,如沐春风。

说起荷叶,晚报读者一定不陌生,她的“荷姐龙门阵”是迄今为止晚报副刊最长寿的专栏,从2014年到现在走过了五年之久,她和刘哥、胖子一家三口的家长里短让人捧腹,接地气的世俗白描又令人品尝到浓浓的人间烟火味,龙门阵粉丝数量巨大,男女老幼统统都爱看。为了这场“初见”,她和刘哥献上了小品《一地鸡毛》,将他们一家的日常生活搬上了舞台。从没登过台、舞台经验为零的荷叶,从自编剧本到本色出演,犹如连续爬山一样不断突破自我禁地,虽然原来滚瓜烂熟的台词到了舞台聚光灯下还是遭遇了忘词的尴尬,但台下噼噼啪啪的巴掌声,就是粉丝们对他们一家最好的支持与鼓励。相比荷叶的略显紧张,刘哥颇有几分挥洒自如,自带表演天赋,有看直播的观众留言,“刘哥有李伯清的味道。”

“德阳晚报我最爱,国事家事满版排,一天不看睡不着,夜难捱……”在当天所有的节目中,三句半无疑最为出彩,诙谐幽默接地气的语言、演员们绘声绘色的演出赢得了满堂喝彩,将全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三句半的创作经过了3位作者之手,由郝志武初创,仇昌惠修改,杨轻抒再润色定稿;郝志武、王守槐、周建华、侯为标4名演员也是临时组建,有的原本并不相识,排练时才初见,但默契十足的配合正是晚报作者团结一心凝聚力的证明。节目尾声,“晚报是个好舞台,你我四面八方来,笔下千字不算多,拿来……”看来他们对晚报可是真爱啊!

由李淮等8位晚报女作者带来的旗袍秀《春江花月夜》,与大屏幕上林长龙、向红两位书画家的作品相得益彰,让人仿佛走进了唐诗宋词的唯美画卷;仇昌惠带来的京剧余派老生唱段《上天台》,字正腔圆洒脱儒雅,反串老生韵味十足;一曲《绒花》让人重回芳华时代,演唱者习钢浑厚的嗓音将人的思绪带到了很远很远;青溯植染团队将手工植染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有机结合,古典意境美轮美奂……

新闻推荐

省发改委下发通知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票价

日前,省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要求持续深入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通知要求,尚未出台降价措施的政府定价管理的景区,要...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