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上捡垃圾的“90后”力行环保 计划环中国拾途行动
川藏线上捡垃圾的“90后” 林鹏和环保组织接连发起环鄱阳湖、洞庭湖等地捡垃圾行动。
2018年林鹏重返川藏线捡拾垃圾护卫自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金祝受访者供图去年夏天,林鹏成为川藏线上最拉风的小伙。
2018年4月底,林鹏从四川雅安出发,推着一辆二手三轮车、戴着一双手套,途中不时弯腰用火钳将路边的垃圾拾到垃圾袋中。最终,他历时92天走到拉萨,总行程超过2000公里。“算下来每天要走20多公里,很累,但总要有人站出来做点什么。”林鹏说。
这次行动孵化了林鹏心中的公益梦。返回家乡江西新余后,他开始新的捡拾之旅,和环保组织接连发起环鄱阳湖、洞庭湖等地捡垃圾行动,并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开展环中国拾途行动。
此外,他还陆续走进吉林、湖南等地的九所学校,用亲身经历宣传环保理念。如今,当有人问到如何面对捡垃圾时别人投来的异样眼光时,这个“90后”大男孩已能从容回答:捡垃圾不丢人,丢垃圾才丢人。
一次发现心中净土不是想象的样子
“当我看到河床上遍布的垃圾,当我听说牧民们的日常用水直接从河里取用时,我没办法假装说没有看到,或者说与我没有关系。”时隔一年多,林鹏想起骑行经过安久拉山时的场景,依然不能平复。
2012年大学毕业后,林鹏在广东从事过销售、通讯安装等工作。喜欢旅游的他,平时爱骑着单车到处转转。2016年他辞掉工作,开始单车骑行中国边境线。
跟每一个“驴友”一样,318川藏线成为林鹏梦想征服的地方。同时,他对西藏充满了向往,曾无数次想象过那里的样子,“那里应该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纯粹美,蓝天白云、草原牛羊……”
然而现实却让他很失望,失望的不是美景,而是沿途的垃圾。“这不是我想象的样子,也不是本该有的样子。”然而随着骑行继续,林鹏发现乱扔垃圾的现象很普遍,一次次触动、冲击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尽自己所能,去改变这个现状。
一次行动重返川藏线捡垃圾到拉萨
按照原计划,骑行中国边境线行动结束后,林鹏将重新找一份工作。可一路骑行下来,林鹏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我们总是向大自然索取,是该回报一下了。”可究竟能做什么呢?一番挣扎后,林鹏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重返川藏线捡垃圾。
2018年4月,林鹏回到四川雅安,花了110块钱从废品站买来一辆破旧三轮车,带着一双手套、一把火钳以及锅碗瓢盆,开始沿着川藏线出发。“最多的时候每天能捡16蛇皮袋垃圾。”林鹏说,四川境内基本上每个村落都会有垃圾桶,他就把捡到的垃圾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可越往前越地广人稀,他只好沿途拦车,请好心的司机送到垃圾站去。
“平均下来,每天要走20多公里。”就这样走走停停,最后他花了92天才到达拉萨,总行程超过2000公里。
一个决定计划开展环中国拾途行动
事实上,当林鹏还在沿着川藏线捡垃圾时,他的事迹已经通过网络被全国网友知晓,赞扬声也如潮水般涌来。
但面对赞许,这个“90后”小伙多了几分冷静,因背后藏着一段难以释怀的经历。“我在捡垃圾期间和一个游客聊得很好,他赞同我的想法并表示支持我,然而他的车刚开走,就从车窗里扔了垃圾出来。”那一刻,一度让林鹏自我怀疑了许久:自己做的事到底有没有意义?
后来,在跟国内一公益组织负责人沟通后,林鹏明白过来:仅靠一次捡垃圾行动去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是不够的。“只凭一个人的力量,垃圾是永远捡不完的,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大家的思想和行为。”
最近,他正在策划拾途中国骑行接力活动,他期待通过一次次活动、宣传,能让大家从内心真正认可环保理念,并身体力行去做好,正如他的三轮车标语上写的那样,“最美的净土,是人的心。”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您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
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
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
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雪钰)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和登记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这就意味着企业可通...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