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川大化学学院教授冯小明 甘坐八年冷板凳 影响未来数十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冯小明(左一)在科研中
开栏语:
时光一晃,曾历历在目的一个个奋斗着的当下,变成了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但无论记忆中的,抑或进行中的,我们总是在昂首向前。那促使我们前进的力量,是奋斗的责任,更是爱国的情怀。
2019,新中国成立已70周年。时光疾驰中,这片神州大地日新月异,回头望去,已有三代人甚至四代人,为今日之荣光砥砺前行,开拓努力。
他们或许是为科研奋斗的创新者,或许是为梦想拼搏的企业家,或许是为培养人才而挥汗的老师,或许是无数新兴行业的弄潮儿……这无数的小家小我终汇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将我们推向更好的时代。
即日起,红星新闻推出“爱国情、奋斗者”系列报道,讲述这片土地上一个个奋斗者的故事,讲述时代变换中,那份不变的家国情怀。
人物速写
冯小明
●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26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化学反应“Roskamp-Feng反应”以他名字命名
中国“诺奖”
去年9月8日的上午,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现场揭晓,冯小明同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马大为、周其林、林本坚7位科学家获奖。未来科学大奖,被称作中国“诺贝尔奖”
现实版“药神”
紫杉醇,当前治疗乳腺癌、子宫癌等具疗效的药。其每年超过40个亿美元的销售额,但是合成却非常困难,并且成本昂贵,一个疗程下来患者要花费上万元。
“如果将来能够通过我们的催化剂,减少反应步骤,降低合成成本的话,价格降低了,那不就大量人都用得起了?”
去年9月的一天,正在川大第一理科楼开课题组会的冯小明接到一个北京号码的来电。看了看,他没有接。号码接连响起,他终于按下了接听键。对面传来一个声音:您好,我是未来科学大奖评审委员会,您已被评审通过,成为获奖者……
对面的声音接着响起,问,高兴吗? 冯小明回了两个字,高兴。后来他才知道,听筒对面,上百号专家、媒体就坐在台下听着这场连线,等着他的反映。两个字一出,台下人已经充满笑意。没有预兆,没有风声,这被称作中国“诺贝尔奖”的大奖,就这样落在了冯小明头上。这也意味着,他已是公认的,能够影响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至少20年的人物。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冯小明,49岁那年,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履历很长,挑几个简单的来说,比如26岁就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比如以他名字命名的化学反应“Roskamp-Feng反应”,这也是首个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所做的工作被国际人名反应专著冠以中国人名的有机化学反应,该研究工作也纠正了国际上通用有机化学教材对该反应获得光学纯产物的片面描述。再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奖乃至去年未来科学大奖的荣获……
只是,搜索冯小明的名字,荣誉多,报道少。他几乎,从不接受采访。
川大的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摆满了各式仪器与化学实验用的瓶瓶罐罐。3月28日,冯小明走出实验室,借了间隔壁的办公室,跟记者聊了聊。让他愿意打开话匣子的,是四个字的主题,“科研精神”。
为何走这条路?
——这是时代烙印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如果时间再倒退个半世纪,冯小明或许只想当个工人,有份工作,也就是“能领工资的人”,像父辈一样,那样就很幸福了。“你想想,那时候多少人没工作啊”。
但读到中学,这就不再是他的理想了。因为,“科学的春天来了”。
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那场40年前的全国科学大会,拉开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那篇徐迟发表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全民范围内掀起一股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热潮。那时诞生了陈景润、张广厚和杨乐等等名家,他们也成为了冯小明想要成为的人。
“那时候,也不是明确将来就一定做科研,但是就是想读书”。
1981年参加的高考,那与如今的高考竞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大约2%的录取率,但还是会让大批想读书的人为之去拼。“这就是我们那代人的时代烙印吧”,打开数十年前的记忆,冯小明仍是恬淡,如同讲述昨天。
彼时,他走入的是兰州大学的校园。为啥要选化学呢?也没啥特别的,他说,因为中学时候化学考得最好。
化学学得最好,也没啥特别的,纯粹是因为“老师教得好”。况且,“还有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嘛”。
“时代”影响的是一代人,因此他并未觉得彼时自己的大学生涯有甚特殊。三点一线,大家都是三点一线,起早去图书馆占座,下课去图书馆占座,图书馆宿舍教室,没太多其他的娱乐,“因为大家都要刻苦读书,读更多书,恨不得一周七天都在书海里面”。
要读更多书,所以考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还在西南师范大学做了5年的大学教师。那时期,才26岁,冯小明就被破格提拔成为副教授,成为了国内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我们是从对科学的狂热之中走过来的一批人”,他说,这是时代烙印,迎来科学的春天后,我们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科研能跟海内外的科学家有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
基础研究枯燥吗?
——当然不
“探索的欲望会把你推着往前走”
冯小明所从事的是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这对大多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太通俗,但涉猎面甚广。
简单而言,他研究的是催化剂,新型手性催化剂。不论医药、农药,还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等,其合成过程中,都少不了催化剂。而冯小明团队的催化剂成果,则是当前业内不对称手性催化剂中“手性适用范围最广,反应条件最温和,得来最容易的”。换句话说,最经济、最环保、应用范围最广。
他举了个例子,好比紫杉醇,当前治疗乳腺癌、子宫癌等具疗效的药。其每年超过40个亿美元的销售额,但是合成却非常困难,并且成本昂贵,一个疗程下来患者要花费上万元。
“如果将来能够通过我们的催化剂,减少反应步骤,降低合成成本的话,价格降低了,那不就大量人都用得起了?”
新型催化剂,这完全是对自然科学全新事物的探索。冯小明在这个课题中扎根了20年,泡在实验室中20年。
“每天就是实验,大量的实验”,他说,他们合成了成百上千的化合物,最终若干年下来,发现了现在这个“最好的”。实验室,日复一日,其实旁人真看不出什么趣味。
要知道,他的课题组真正诞生突破性的成果,其实是在2007年。而从课题组开始的1999年起,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或许就是所谓的“冷板凳”。
“做基础研究嘛”,他说,其实起初就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这是个全新的领域,不知道结果,不知道过程,甚至不知道该怎样着手。但“一旦成功了,这就是全新的成果,总比跟踪和重复别人的研究要好”。
会枯燥吗?他说当然不。基础研究,是在已知的自然界旁边,去建立一个新的自然界,“那种探索人类未知的欲望,会让你心甘情愿静下来挖掘,并且甘之如饴”。成功了固然有成功的喜悦,失败了也无妨,“那种探索的欲望始终会把你推着往前走”。
得奖了,高兴吗?
——“嗯?嗯”
“现在社会更格外需要科研精神”
从2007年有突破性成果诞生起,此后,冯小明课题组的成果就一发不可收。直至如今,成果被国际公认,已是不对称手性催化剂中最为经济、绿色、适用范围广的一种。
此时,冯小明院士已经因此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最意料之外的,还是去年的未来科学大奖。
因为,“没有丝毫的预兆”。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四川省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 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本报讯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