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飞速发展这些“新职业”你也可以去试试
直播间装修服务成为了一个新职业
机器人客服训练师
互联网消费的快速发展,在给大家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诞生了许多过去鲜有出现的新鲜职业。其中不少职业,说不定你也可以去试试。
阿里高薪招聘“声音模特”
会成都话可以赚700元一小时
说方言也能赚钱,这不是天方夜谭,最近成都的不少高校就流传着这样一则招聘启事:一家配音公司正在替阿里巴巴招聘一名会说四川话的“声音模特”,为智能音箱天猫精灵提供方言配音。如果通过应聘,不但能成为四川方言的“代言人”,更能拿到700元一小时的高薪!
记者在招聘要求中看到,“声模”对性别、年龄、学历等并无直接要求,但要求应聘者熟悉各种成都方言词汇,并能流畅熟练地说地道成都话,此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英语发音纯正。天猫精灵的研发部门,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向记者证实了此次招聘的真实性,并表示四川是中国最大的方言区之一,也是智能音箱的重要市场,提供方言服务能够让更多人无障碍地使用语音服务。
这个诱人的招聘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在微博上,四川网友积极表示要投稿应聘,外地网友则纷纷表示“不会说四川话错过了一个亿!”强烈要求在全国上线方言服务,甚至当场上演了“花式砍价”,半价就愿意当家乡话的“声模”。
“目前我们已经在进行四川话的语音识别优化,很快就会上线这一服务;方言语音合成难度较大,不过如果实现,天猫精灵就能听会说四川话,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猫’了。”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客户体验总监王万林表示,他们已经收到网友的呼吁,正在研究方案,但可以肯定方言服务不会局限于四川,还会向其他地方推广。
新技术的发展总会诞生一些新职业,“声音模特”会成为智能音箱产业爆发后的新职业吗?一家国内知名的配音公司表示,这个行业确实在近几年飞速发展,“从2016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找我们做语音合成,主要就是应用在智能音箱、语音助手上,从业人员的规模也在成倍地增长。”但他同时也表示,这份工作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轻松,“在录音棚里不停地说话,还要保证声音质量的稳定,对体力和专业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认为,将方言应用于人机交互,对方言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过去用一些技术手段做方言的数据分析,一般都是对既定的案例做分析,无法接触到最鲜活的生活语言。阿里的智能音箱现在已经有了一千万台的规模,是不是可以鼓励更多人说方言,用智能音箱帮助建立一个动态的方言数据库?”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傅林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科技公司能加入这一行列,使用新技术挽救和保护珍贵的方言文化。本报记者 王鑫
谁说胖点就不能当模特?
有网店专找大码模特
网购直播的红火,也催生了不少的新职业,其中就有专门招聘大码模特的网店。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仅在杭州,由淘宝直播孵化的大码女装模特就有近百人。专做大码女装的淘宝女装店“五季家”,一家就聘请了23位不同风格的大码模特,接近去年同期的5倍。
另外,为直播主播提供直播间的装修服务也成为了一个新职业。据一位从业者介绍,如果你想要一个直播间,哪怕只有四面白墙和水泥地,只要水电先拉好,墙糊一下,剩下的工作他们都可以全部完成。此外,主播经纪人、场景包装师、直播助理、直播讲师等等,因直播而兴起的职业已有数十种。
机器人客服训练师
让机器学会当客服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工作都开始由机器人来担当,机器人客服也更是被广泛使用。而为了让这些机器人客服的水平快速提升,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也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对他们进行训练。
如今,越来越多机器人客服的表现变得跟真人很类似。当你网购点开对话框时,对面和你聊天的,很可能你并不能准确判断到底是不是真人。人工智能客服不但能在客户咨询时及时响应,还能基于购物行为链路构建数据模型。比如用户在购物遇到困难时,它可以主动进行障碍预测,也能主动提醒用户尚有未付款订单,甚至能向举棋不定的消费者推荐口红色号。而这背后都是机器人“教练”辛苦付出的结果。把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交给机器后,人力就能解放出来,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复杂程度高、个性化强的服务需求。据悉,仅在阿里巴巴的电商体系里,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数量已经超过1万名。
新零售拣货小哥
每天要走3万多步
接单、然后在超市里奔跑、拣货。在盒马鲜生成都莱蒙都会店里,一个专门为新零售购物拣货的小哥,在这块小小的区域内,每天都要走3万多步。据这位小哥介绍,3万多步只是他的平均水平,碰上门店大促的时候,他最多的一次走了近6万步,相当于在超市里跑了四十多公里,就像是跑了一场马拉松,“大促一天下来人都累瘫了。”
长期的拣货工作,让这些小哥们对超市里的地形和商品摆放了如指掌。每拿到一张订单,他们平均只有3分钟的拣货时间,这要求他们必须马上在脑子里想好一个最便捷的路线图,沿路拿好顾客下单的菠萝、牛奶,然后挂上链条传递到配送员手中,这样才能实现30分钟送到顾客手中的目标。
扎根乡村的
“新农人”
如今,有不少年轻人家住城市,工作地却在乡村;甚至还有不少人,直接就把城里的家搬到了农村,这些人被称为“新农人”。
让他们出城进村的正是网购的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越来越多的各地特色农产品被销往了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但过去村民传统的种植方式导致农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产品质量也更多是“靠天吃饭”,成为了这些农产品推广的障碍。而大量“新农人”返乡,将先进的农产品供应链带了回去,也将电商平台的运营策略带了回去,成功打造了越来越多的网红农产品,而这背后的商机也吸引着更多人开始返乡。根据拼多多的数据,仅拼多多平台就已累计带动62000余名有能力、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农人返乡,直连的农业生产者超过700万人。
本报记者 王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成万)近年来,虽然证券市场维权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投资者挽回了部分损失,但维权周期长、管辖权争议大等难题仍...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