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历史随笔的格调与温度 读李浩的《历史,未必然》

成都晚报 2019-03-04 07:19 大字

《历史,未必然》

李 浩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

◎刘 火(作家)

面对如酱般的历史,或者说,面对历史有可能的真实面相,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视角和叙事方法,肯定不会一样。前者,可能重在追求历史的来龙去脉,或者着力还原历史事件对历史本身的作用;后者也许更重视历史中人的情状,或者着力于人性在历史里的影响。如果再从历史角度和人性角度认知,历史学家着力于历史的必然性,作家可能更着力于历史的未必然。著名历史小说家和历史随笔作家李浩新著《历史,未必然》,显然属于后者。

依书顺序,该书共写了韩信、岳飞、张居正、肃顺、曾国藩、武则天、李清照、李白、苏轼、汉武帝、曹操、唐太宗、成吉思汗、朱元璋、康熙等十五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或者说有争议的人物。而李浩的切口则如本书的推广语所说,“趣谈历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着重是“趣谈”,而不是非要追求历史的本来面相。但这并不等于,作家可以打胡乱说。恰恰相反,是在历史的深处,或者在历史的背面,以及历史的多面,打捞历史忽视或丢掉的有可能和未必然的细节,以作家的方式再现或重构历史的必然。历史的冷酷和严峻,在于它没有“倘若”,也不准“如果”,历史的累积和历史于今天的面相,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过去所构成。即便如此,作家的着力点,也一样不同于历史学家的着力点(当然,美国和法国的新史学家,非常重视历史的细节)。在李浩看来,作家着重的,应是不同人物的命运和复杂的人性,因为这些往往决定了历史的走向或者历史的真实面相。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书中的两个细节,便可以知道此书不仅有趣,而且它有可能会重构我们原来熟悉的历史。

当败将降将李秀成向曾国藩投诚献策,愿意收罗30万太平天国余部,为汉臣曾氏反清复汉效力,曾氏却主动向朝廷报告,撒掉自己一手拉起来的10万湘军,而且是先“屡战屡败”后却“屡战屡胜”的10万虎狼之师。做出这一重大决定,当时的曾大将军是怎么想的?毕竟唐高祖、宋太祖都是以兵多将广、战功卓著得了江山,而曾氏却突然自废武功,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事件。难道这真如李浩所说,因为曾氏血脉里流淌着的是儒家的精髓?(《倚天照海花无数》)在李浩看来,曾氏的自释兵权“高尚和不同凡响”。不过,在这一文本话语之外,笔者读到的却是:历史的未必然给了我们许多想象空间。成王败寇的历史中间,兴许也有过丝丝温暖与光亮?

关于武则天,作家写道:“秦皇汉武唐太宗,谁不是早年纳谏,晚年拒谏?武则天呢?早年励精图治,晚年越活越清醒”(《天地间独艳的一顶凤冠》),这是笔者看到的关于武则天最高的点赞语。在一个男尊女卑、且家天下姓氏高于一切的帝制时代,一个女性、一个非李唐天下的武姓,开启并奠基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武周王朝,又因曾重用酷吏和大肆杀戮李姓族人,为当时与后世所谓正统史家所诟病。而从历史的后花园的隐密小道步入的李浩,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代女皇或一个女人一生的坎坷和辉煌:一个不被历史看重的历史细节所决定的辉煌。

面对历史吊诡和人性隐秘的双重挤压,历史是沉重的。因为,历史的未必然,并没有改变历史的必然。不过,李浩的这本历史随笔的其中一个贡献就在于,后人可能会因它而从另外一种视角和另外一种心境去触摸那冰冷的历史,或者说以“未必然”的姿态,感受历史中人的心跳和血液的流动,还有对于人命运的长吁短叹和娓娓述说。再一个贡献是,这本历史随笔,除了一些诗意的文本外,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在历史和复杂的人性面前,有一个灵魂,在自由飞翔。

新闻推荐

四川女医师助力公益 欲搭建在线爱心平台

早报讯(记者赵霞)3月3日上午,由四川省女医师协会主办的四川女医师爱心送诊行动暨“学雷锋迎三八”名中医送健康爱心义诊...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