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唱响高质量发展的“巴蜀之歌”

四川政协报 2019-03-02 11:50 大字

全省经济总量首次突破4万亿元、3个市GDP首次迈入“两千亿俱乐部”、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突破万亿元……翻开2018年四川发展成绩单,一个个喜人数据的背后,无不体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正国有感而发:“高质量发展背后,离不开‘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的实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着力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高质量发展”成为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们建言的一大热点。

“五区”协同 释放发展新活力

“要进一步发挥成都‘主干’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与其他市(州)协同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平台、服务方面,应该努力实现共建共享。”李正国表示,各区域要立足协同化,努力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回顾2018年,成都“一干”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这一年,成功签署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推动环成都经济圈7市一体化发展,成都与20个市(州)分别达成全面合作协议。2019年,成都将深入落实与省内市(州)全面合作协议、部门及企业系列合作专项协议,构建“总部研发、生产配套”新型合作关系,持续开展“成都企业市州行”。

“五区”,分别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每一个经济区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区域之间如何协同?住川全国政协委员、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冶金研究所所长孙朝晖表示,“要努力寻找最大发展公约数,立足自身优势,凸显各自特色,释放发展活力。”他以攀西经济区为例,“钒钛作为当地的优势资源,应该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上下功夫。”为此,他已连续几年在全国两会上呼吁成立国家级钛研究院。

而就在1个多月前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郝康理也呼吁,成都应与攀西经济区搭建投资促进平台,共同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钒钛新材料基地。

1月22日,2018年四川经济数据发布,不但全省经济总量再上台阶,“两千亿俱乐部”城市也再添新军。这一成绩表明,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正得到有效破解,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强化支撑 让产业“跑”得更好

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成为传统产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四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赴京参会前,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准备了一件题为《建设高效技术服务体系 加快科技经济融通发展》的提案。

“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关键。这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特别是在产业体系优化上,更需要科技的力量来推动。”郑鈜在提案中建议,加快研究技术服务体系,探索出台《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充分释放技术服务建设的内生驱动力,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如何破解产业体系不优的问题?四川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5+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1月30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工作推进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既要跑得快,更要跑得好。

何为跑得好?“成功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好!”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尤尼泰(四川)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蓝逢辉坦言,就当前而言,四川仍面临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的问题。他建议,应该将高质量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激发新兴产业的发展活力。

过去一年,省政协在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同样把产业发展确定为建言的着力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情况、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在一次次重点调研、专题协商中,不少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也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建言,为推动四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提升吸引力 开放迈向更高水平

四川地处内陆,开放程度不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需要破解的难点之一。如何才能推动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给出明确答案——实施全域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全面立体开放新态势。四向拓展,即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和扩大北向。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柯尊平与2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提案》,积极呼吁建设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去年10月,柯尊平参加了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助推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座谈会。他在会上进一步提出,要加快交通互联互通,确保有“路”可走;扩大外贸往来,确保有“货”可运;促进区域合作,实现有“利”共赢。

当前,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建设进展顺利,四川南向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去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深化川桂合作共同推进南向开放通道建设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两省区将进一步强化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网络和港口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物流一体化和通关便利化,共同打造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南向通道。

“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必须提升吸引力,让更多的资源、资金、技术等流入巴蜀大地。”谈到对外开放,蓝逢辉把关注重点聚焦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面。他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出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务实举措;优化金融环境,设立风投基金,让技术有资金支撑,让资金也能够找到技术。

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开放型经济“硕果累累”。这一年,四川省新落户500强企业16家,实际到位外资增长10%,驻蓉领事机构新增1家,双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

“我们还应大力引进和培育各领域高端人才,让他们来得了、留得下。”孙朝晖说,推动高质量发展,高精尖人才是宝贵的财富,应该进一步优化环境,提升四川对外吸引力,让更多人才愿意来四川,参与到四川高质量发展之中。□本报记者 王天雨

新闻推荐

去年四川省安置水库移民1.1万余人

完成近72亿元移民项目本报讯(记者侯冲)去年,四川省安置水库移民1.1万余人,完成近72亿元移民项目,足额兑现110余万元移民直...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