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致敬还是剽窃?构图与元素皆复制他人还算创作吗? 画家叶永青多幅作品“撞脸”国外画作

齐鲁晚报 2019-03-02 05:31 大字

▲左:比利时艺术家希尔文的作品(1990年)右:叶永青的作品(1994年)近日,比利时艺术家斯蒂安·希尔文谴责国内画家叶永青大规模抄袭其画作并获得巨额利益的新闻引起不小的关注。不少网友看了两位画家高度相似的作品后,表示惊讶与不解,而叶永青则回应称,希尔文是对他“影响至深的一位艺术家”,言外之意自己的作品是致敬与学习。为何当代艺术领域总是出现此类挪用、模仿、抄袭纠纷呢?当代艺术创作什么情况下算是抄袭,抄袭好界定吗?

本报记者师文静实习生黄奕杨

叶永青被比利时画家维权

比利时媒体报道称,斯蒂安·希尔文从朋友处得知,中国艺术家叶永青的作品与他创作的画作几乎一模一样,从而发现自己的作品被剽窃。希尔文说,自己被抄袭的一系列作品开始创作于1985年,而叶永青的作品创作开始于1993年左右,后者画作中包含了自己常用的“鸟、叉号、红点、巢、笼子、红十字架、飞机等一切艺术元素”,从而推断是上世纪90年代叶永青在巴黎参观了自己的画展或得到了他的画册之后,才开始自己的“创作”的。

此报道还称,斯蒂安·希尔文画作价格在5000欧元至15000欧元之间,而叶永青涉抄袭作品比其原作价格高出数十倍,曾有作品在全球知名拍卖行拍出40万欧元的价格。希尔文称,当有人近乎100%复制你的作品,其背后还有组织成倍地抬高价格时,这就成了一个金钱问题,他无法认同。而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叶永青说,自己正在争取与比利时艺术家取得联系,“这是对我影响至深的一位艺术家。”至于自己是何时接触到希尔文作品以及如何解释二人风格相似等问题,他没有回答。

公开资料显示,叶永青在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任教,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艺术展和艺术群展,以创作者、策展人、艺术组织者和评论人的身份活跃于艺术界。记者也发现,叶永青1996年创作的一幅与希尔文画作比较像的作品,2015年在保利拍卖行拍出了141万人民币的价格,他的其他类似风格的作品不少也拍到100多万高价。

没有阐释新的艺术观念就涉嫌抄袭?

看了两位画家的对比图,很多网友直接炸了,因为这些超现实主义作品,在构图和艺术元素上的运用几乎一样,很难说是后来者“借鉴”了前者,更像是后作对前作的重新排列、组合,甚至有的作品都懒得重新构图,大同小异。这种相似程度是否涉嫌抄袭,网上吵个不停。不少讨论引入了艺术的“拼贴”“挪用”和“山寨”等概念,甚至有人拿达利“恶搞”《蒙娜丽莎》,蔡国强挪用《威尼斯收租院》等艺术事件来对比。

外行看着差不多的作品,业内人士怎么看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顾群业老师称,他关注到两位画家的作品,感觉抄袭的嫌疑是有的,后作不太像是艺术的再造。“艺术创作中会有拼贴、挪用的手段,但如果后来的作品与原作相比没有提出新的观念,没有灵感来源的阐释,那就是抄袭。”顾群业说,杜尚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并没有把《蒙娜丽莎》玩坏,而是赋予了《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新的观念。当代艺术很看重“观念”的创新。

谈到中国画的“重复自己”,顾群业认为,中国画讲的是“天人合一”,文人画画不是为了创作一件作品,而是表达自己,塑造自己。郑板桥画竹子其实是画自己,并不是为了画竹子。所以中国画不太讲“创新”,大家都在画花鸟、画山水;但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体系是基于创新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创新和原创,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中国画追古、尚古,是因为中国画与西方当代艺术不在一个话语体系里,艺术的传统不一样,所以需要区别看待。”

也有评论认为,中国短短四十年历史的当代艺术,语法大都借鉴自西方,其中产生的“山寨”现象很多,呈现了当代艺术追赶之痛与抄袭之辱。

资本追逐不代表艺术造诣高

更令人不解的是,叶永青的作品与斯蒂安·希尔文风格相仿,为何在艺术市场上拍卖价格却高出几十倍?为何技术相近的绘画者在收入、地位方面差距甚大?顾群业认为,艺术会有一些评判标准,如古典油画会追求“逼真”,但评价艺术作品与其从“好”和“坏”来判断,不如依据你“喜欢”与“不喜欢”。只要收藏者喜欢,一幅作品就能卖到40万欧元。它会产生示范效应,扩大艺术家的影响力。

对于叶永青涉嫌抄袭的争论还在持续中,但他30年来持续不断地创作与斯蒂安·希尔文作品风格相近的画作,还是非常令人不解。按理说,即便是临摹、挪用,经过多年创作也会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何叶永青闭口不谈“灵感来源”却又坐享其利多年呢?有评论认为,根本是背后有利益驱动,这种风格的作品在市场上好卖,有人买单,就会有人持续不断地画下去。

顾群业则表示,很多当代艺术家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拍出高价,会给大众一种“很著名”的感觉,其实这背后更多的是资本推动、金融游戏,只是市场的玩法太复杂。“这不代表画家的艺术造诣有多高。”

那么这一事件,是否暴露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些弊病呢?顾群业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个人问题和个案,但也有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中国艺术家想要进入西方当代艺术话语体系,就要主动适应人家的规则。所以,就产生了一些艺术家,他们主动迎合西方审美和市场趋势去创作。如果他们的作品不是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很难说这还算不算艺术创作。”

新闻推荐

本报法律顾问唐隆茂受聘担任省首批立法专家

本报讯近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立法专家聘任仪式。本报法律顾问、四川法之缘律师事务所主任唐隆茂等36位法学领域专业...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