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从“千人千衣”到“百万人百万衣”

四川日报 2019-02-25 06:07 大字

□本报记者王眉灵

“不好意思来晚了。”2月22日中午,在位于德阳的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制衣车间,记者见到了总经理生产助理莫勇明。他喘着气解释:“几个新客户的订单,技术问题大家讨论得久了点。”这家职业服装团体定制企业自2月14日开工以来,就一直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6月了,比往年的单子多了不少。”

订单从哪里来?得益于智能化定制强力助攻。“之前有家客户,本来还犹豫不决,来我们车间一看生产线,立马决定下单。这就是我们的实力。”莫勇明口中的“实力”,主要是指公司智能化生产线。这种“智能”,从“量体”就开始了。2015年,琪达花重金重塑生产流程,投入1000多万元对服装测量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现在只要拿着‘e尺’(智能测量采集人体数据设备)对着人一扫描,就能直接将对方的身高、腰围、双肩、胸围、手臂等数据全部通过云端传输到企业数据库。”莫勇明介绍,这不仅省力,还省时,“比如一个单位有1000人,以前要用20个工人去测量,耗时两周。现在只要两个人,用3天就能完成,不仅快,而且测量出来的数据十分准确。”莫勇明说,测量数据实时传入数据库后,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就能找到合适的尺寸,定制出合适的服装。

这仅仅是琪达将职业装做出“个性”的第一步。近年来服装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该公司的智能定制能够做到“千人千衣”。“并不是按照S、M、L这种尺码来,而是根据测量的数据,为客户做出量身定制的职业装。”莫勇明介绍,公司经过十余年积累,通过研究百万余人的体形数据归纳出380个人体规格,成功与加拿大专家共同研发出“服装定制满意系统”。

今年琪达计划投入2000多万元,对智能制衣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优化提升。“主要还是针对个性化需求做进一步改造提升,比如在上千件服装中,我们将根据客户需要实现给衣服绣名字、改领子等细节定制,同时还要做到不影响工期。”莫勇明说,“到时候就不是‘千人千衣’了,而是一百万个人,我们就能有百万件不同的衣服。”

新闻推荐

中国经济系列述评之一: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勇争先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报道,车间里,机械手有条不紊地进行智能操控;港口边,一个个装载着“中国制造”的集装箱整装待发……新春刚...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