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有害教育 APP 活跃校园 监管如何发力?

四川法制报 2019-02-15 01:01 大字

专家建议:对开发商明确资质、提高门槛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一些学校教师开始利用手机在线给学生布置作业、改作业、利用APP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学习进度等。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害APP开始泛滥。

去年底,教育部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违法违规APP进行整顿排查,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

然而,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仍有部分APP顶风作案,有些不良APP换个马甲以公众号、小程序的形式链接游戏和商业广告,有的学校暗示家长装APP查分数看考卷,有的还有付费陷阱。

严厉整治之下,有害教育类APP为何依然活跃?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对APP开发商明确资质、提高门槛,监管平台要借助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甄别,定期向社会公布黑白名单,畅通举报渠道。

乱象

有害教育APP泛滥

近年来,随着教育APP之间竞争白热化,泥沙俱下的情况开始出现。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底,苹果应用商店的教育类APP接近10万个,在所有应用类型占据的第二位,下载热门程度仅次于游戏类应用。而到了去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0万款。

这些APP运营商将目光投向校园,把学生当成了“唐僧肉”。为达到目的,很多APP运营商通过优惠奖品、赞助项目或者直接给回扣等方式,让学校帮忙推广、引导学生下载使用。但有的APP却存在很多违法违规问题。

此前,有媒体对市场上30个教育类APP进行测评,结果发现:在教学与师资上,仅有1家进行了资质公示,有的APP甚至在招聘要求里写明“不需要教师资格证”。教学内容上,曾被多次明令禁止的奥数等超纲内容仍可在4家平台上找到。此外,14个APP没有专门的隐私政策,个别APP的开屏广告中出现相亲、借贷等广告。

另外,很多学生在使用APP时,家长没有尽到监护职责,学校也不查看APP更新,有的APP运营商利用这一漏洞,用低俗内容引诱学生在使用学习APP时花钱玩游戏或浏览色情信息,对学生成长造成严重危害。

整治之下依旧活跃

2018年12月,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要求停止使用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

目前,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仅苹果应用商店下架的教育类APP超过15000个。

2019年1月,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地纷纷排查、清理各类已进入中小学的教育类APP,动员家长举报,形成日常监督机制、审查备案制度等,防止有害APP接近青少年。一些在线学习APP运营商发布了APP进校服务的行业自律倡议。

然而,据媒体调查发现,仍有部分教育类APP出现黄色内容。一款自称“中小学生学习好伙伴”的APP“作业狗”上,在其有社交功能的“遛一遛”版块中,常常可以见到“全网处cp”“刷赞送会员”等信息。其“醉校园”聊天区中,有用户不断发黄色图片和引诱性文字,多次投诉仍然封不住。

还有一部分违规APP转战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有的甚至“山寨”一些知名APP,获取流量关注,继续传播游戏和广告。

教育部门已经明令禁止通过APP公布学校考试分数和排名。但有家长表示,学校暗示家长可以通过有关APP查询孩子的期末考试分数和排名,登录一看,如果需要了解个性化信息如孩子学业诊断等则需要付费,其中还嵌入了培训机构广告。

APP 开发准入门槛低

业内人士介绍,近年在线教育兴起,大量资本涌入,但教育类APP的开发准入门槛低,无需教育机构资质,公众号或小程序的开发者甚至可以是个人。这些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收益,会把端口开放给互联网广告分发平台,让其在页面投放广告。

一些游戏开发商深知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重要消费群体,在APP中链接游戏,以学习之名吸引更多流量到其游戏界面,进而得到更多“变现”机会和广告开发价值。

微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微信作为公众号、小程序等的运营平台,虽然负有一定的监管职责,但是审核监管难度大。公众号、小程序运营商开放端口给广告分发平台,微信平台很难都掌握。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屏蔽,但是难度大,有时候也容易造成“误伤”,所以当前审核主要还是靠人工抓取,但面对海量的外部链接内容,审查很难面面俱到。

对于依然有学校要求通过APP查分查排名,教育界人士表示,这是学校和APP运营商切中了部分家长需要掌握孩子成绩和排名的“刚需”。不少家长表示,中考、甚至有些小升初民办学校招生等都是凭分数择优录取,家长需要准确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排名,以便“对症下药”。

观点

加大运营商处罚力度

“适当的社交软件、教育软件对学生学习生活存在一定价值,这就要求产品开发企业承担起监管责任,严格甄别涉黄有害信息。”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欧阳爱辉表示。

据报道,目前教育类APP运营商的违法成本很低,一旦出了问题,最多就是封号、封域名、封IP地址等,有的运营商被封后变换域名或口令很容易就卷土重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涉黄信息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是长久的,哪怕有一点点涉黄,都必须追究APP运营方的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业内人士表示,教育APP行业经过初期的快速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应回归教育本质,更加重视内容,提升产品质量。

给APP进校园划红线

“要给教育类APP进校园划红线。”专家建议,要实施有效监管,在准入阶段,监管部门应对APP开发商明确资质、提高门槛,对其产品内容的设计提供指引;在运营阶段,监管平台或部门要借助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甄别,依法依规做好审查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要严格执法,定期向社会公布黑白名单,畅通举报渠道。

针对学校、教师的监督也应加强。《通知》要求,对违规使用、疏于管理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严肃问责。下一步,还应发挥监管部门、家长、媒体等力量,杜绝学校、教师违规推销有害、与教学无关的APP。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说,学校、家长要及时了解学生手机等的使用情况,对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终端设限,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屏蔽有害信息,引导他们合理使用,避免伤害。同时,公安、文化、教育、网信、工信等多部门应联合执法,共同为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负责。

新闻链接

四川排查有害APP入校园

今年1月,四川省启动了学习类APP等移动应用程序专项整治行动,要求中小学校发现有害APP立即停止使用、卸载,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要求各地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双审查”责任制,学校首先要把好选用关,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学校、教师不得从中获利。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永祥新能源首炉高纯晶硅正品成功出炉

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成功出炉现场,员工合影见证。永祥股份供图本报讯(徐继勋梁军陶记者张斯炜)2月12日9时,四川永祥股份有...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