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生僻字不会读?那就学着唱出来 歌曲《生僻字》走红,引出中医、方言等版本

南国早报 2019-02-01 16:18 大字

万花筒

近日,苏州90后小伙陈柯宇创作的歌曲《生僻字》在网上走红。因整首歌几乎全是各种生僻字,网友直呼:“听完这歌,语文水平大涨。”而随着这首《生僻字》的爆红,中医版、方言版、日语版等也相继出现。

70个生僻字串成网络神曲

先来看看其中几句歌词:茕茕(qióng)孑(jié)立,沆(hàng)瀣(xiè)一气,踽踽(jǔ)独行,醍(tí)醐(hú)灌顶,绵绵瓜瓞(dié),奉为圭(guī)臬(niè),龙行龘龘(dá),犄(jī)角旮(gā)旯(lá),娉(pīng)婷袅(niǎo)娜(nuó),涕(tì)泗(sì)滂(pāng)沱(tuó)、呶呶(náo)不休,不稂(láng)不莠(yǒu)。

举个例子来说,“龙行龘龘”的龘字,由三个繁体的龍字组成。如果没有拼音,很多人可能都很难读出来这些歌词。陈柯宇创作的这一首歌曲,却包含了70多个生僻字。

说起创作初衷,陈柯宇表示,自己的灵感其实来自刷微博:“现在网上一直很流行,我又又又又怎么样了,一个又,一个双,一个叒(ruò),一个叕(zhuó)。这个‘叒’我不认识,‘叕’我也不认识。”对这些常见但又不太会念的字产生兴趣后,专业音乐学校毕业、已经创作过四十多首歌的陈柯宇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把这些词语创作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我整理出了很多字,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配着韵脚慢慢写。可能大家一开始都觉得我不太认识这些字,然后想去学一下,越难越想学,渐渐就传唱开了。”

多版本翻唱加强版更烧脑

随着这首歌曲的走红,生僻字与其背后的中国汉字文化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其影响范围正在逐渐扩散开来。一些中小学校的老师将学唱《生僻字》布置为家庭作业。不少毕业多年的网友也纷纷留言,称这首歌带自己温习了忘却多时的语文知识。

国内对这首歌曲的翻唱与再创作,也延展到了各个领域,比如,最近火起来的山西省中医院发布的“中医药版《生僻字》”就是借《生僻字》的曲调,用中医药中涉及的生僻字重新填词。

山西省中医院宣传部长赵惠峰介绍,他们创作中医药版《生僻字》,是希望能够借由这个作品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的生僻字也不少,但在大街上拉住一个人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医药、是中医药里面的生僻字,谁愿意听呢?所以我们想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唤起大家的兴趣,藉此传播中医药”。

大学生版、四川方言版、“熊出没”版……据了解,目前,该“神曲”已辐射到了各领域、各地区甚至各国,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也纷纷在各个平台上传自己的翻唱视频。

据新华社、《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锦城艺术宫昨晚完成春节前最后一演 将继续服役 今年6月四川大剧院投用

锦城艺术宫1月30日、31日晚,陕西人艺的话剧《白鹿原》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演出,这是该剧场2019年春节之前的最后一场大戏。...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