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抓好要素保障、减税降负、创新育品、供给侧改革 绵竹以“加减乘除法”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德阳日报 2019-01-22 10:02 大字

(记者陈晓霞通讯员王勇)近年来,绵竹坚定不移抓民营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德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中,着重做好服务民营经济“加减乘除”,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让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创新发展。

在做好服务民营经济“加减乘除”中,绵竹做好要素保障“加法”,健全企业用地保障机制,目前,已经落实直供气1.3亿方、直购电18亿度,推行的“银政通”“银企对接”,累计提供转贷资金26.6亿元,担保36.9亿元。

做好减税降负“减法”,加大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执行“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绵竹近三年累计减税12.9亿元,出口退税1262万元。加快水电气价格改革,每年投入近500万元岗位、社保补贴,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人力成本。

做好创新育品“乘法”,把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纳入该市人才发展规划,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签订37个校企合作项目,实现人才、技术、资源共享。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产品换代,目前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同时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绵竹年画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大唐国酒品牌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该市现有商标4889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四川名牌”17个。

做好供给侧改革“除法”,实施“腾笼换鸟”,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集中,让符合产业方向、政策导向的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目前,绵竹煤炭产能全部退出,淘汰落后生产线50余条,关闭“五小”企业40余家。

除此之外,绵竹为了让民营企业充分享受“主场待遇”,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选聘党建指导员293名,把党组织建在企业、建在园区、建在产业链,广泛开展宣传宣讲,让党的声音进企业、进车间、进工地。绵竹连续21年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确把握经济形势,并多年来坚持市级领导、部门、乡镇联系企业制度,“一企一台账”“一事一对策”解决企业难题,实行政策办法出台、实施细则配套、督查督导跟进“三同步”。五年来,共兑现本级奖补资金6980万元。

为了构建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绵竹实行简政放权、公平对待。放宽准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取消最低资本限制、企业登记住所限制,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推行“三十二证合一”“园区项目承诺制”“全程代办制”,让办企立项更加便捷;引育并重,壮大民营经济力量。同时,绵竹出台招大引强扩大开放的招商政策,引进了致远锂业、银谷集团等优质企业,构建起锂电能源、玫瑰香氛新产业版图,并给予本土企业同等招商引资政策,鼓励本土企业对外合作、重组。中航宝胜、华康药业、成新药玻等企业产值呈现爆发式增长;保障权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560余起,让民营企业安心创业、放心干事。制定纪检监察系统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措施,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列入市委巡察重要内容。

新闻推荐

四川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资金76.9321亿元

早报讯(记者周琴)1月21日,天府早报记者从四川省民政厅获悉,为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财政厅...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