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数九歌》
冬至一到,便是数九,常言道“数九寒天”,就是这个时候了。当今网络发达,一到数九时节,网络上便开始流传《数九歌》。版本各不一样,但我始终没有在网上找到小时候家乡流传的《数九歌》。我记忆中的《数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怀里揣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放牛娃儿到处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儿田中立。”
比较起来,网络上流传的版本中,也有与记忆中相近的句子。比如“一九二九,怀里插手”,但我还是喜欢“一九二九,怀里揣手”的说法。小时候,冬天的气温比现在是要低一些的,也没有现在的羽绒服、羊绒大衣等等的御寒衣物。一个冬天就是一件棉袄,一件棉袄还要穿好多年,棉袄的袖口也不像现在可以紧口,都是大敞开的;也没有什么手套,常常是手被冻得通红,然后就两手反复地搓,搓一阵后,就把左手插进棉袄右边袖口,把右手插进棉袄左边袖口,两只手抄在胸前,这便算是最有效的御寒方式了。揣手不是把手斜插在衣兜或裤兜里,和“插手”是不一样的。进入数九天,一年的农忙已经结束了,揣手过冬也算是农村难得的闲暇。
又比如“三九四九,冻死老狗”,现在网上流传的大多是“三九四九,冻死猪狗”、或者“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之类。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猫,冬天的夜里总是爬到床上来,藏在被窝的一角熟睡;猪圈里的猪也是挨挨挤挤在一起取暖。事实上,虽然御寒方式简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把猪和猫冻死的。但是冬夜里的狗,总是孤独地躺在龙门边的狗窝里守夜,若有动静,便汪汪地叫唤。一夜一夜承受寒风的侵凌,若有那年老体弱的狗,自然很难抵抗最冷的三九、四九天。邻居家的一条狗,我记事便记得有它,就在我上学那一年的冬天,头天还好好地躺在谷草垒起的狗窝里,第二天早上起来却发现已经被冻僵了。那时候,不像现在,家里有空调、取暖炉等各种取暖工具,到了三九、四九天,最好的取暖工具就是烘笼儿,最好的御寒方式就是捂在被窝里;医疗条件也不好,一到最冷的季节,去世的老人、病人比平日里都多。我以为,“冻死老狗”,一个“老”字,更多的是对生命规律的解读,而非简单的天气寒冷冻死了狗。
很小就知道,折一根柳枝,插在河边的淤泥里,就会长出须根,成为一棵柳树,所以印象中柳树都是长在河边的。早春二月,就到了五九、六九,柳树最先发出来嫩绿,小时候,只要看到河边嫩绿的柳芽,便知道春天到了。后来读到贺知章的《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一下子让我对应上了“河边看柳”。
网络上没有发现“七九八九,放牛娃儿到处走”,流传最多的是“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家乡也有燕子来、春天到的说法,但我却清楚地记得处于四川盆地的家乡,河是不会像北方的河那样冻结成冰河的。最冷的冬天,河里也会结冰,不过是一层薄冰,甚至大多时候冰是没有结满河面的,河里水和冰并存。小时候常常在上下学的路上,以砸碎小河沟里的冰为乐趣,也不知哪一天,那冰就自然没有了,所以四川盆地是没有开河的说法的。但记忆深刻的是,柳芽儿越来越茂密的时候,天气转暖了,春草也争着挤着往上窜。那时候,河边上、山坡上、田埂上,便蓬蓬勃勃起来,绿油油的小草嫩得出水。每到这时候,在生产队放牛的阿公就开始忙起来,吆喝着把生产队里的牛儿放到河沟边、山坡上。牛儿满山跑,阿公也随着牛儿转,我也跟着牛儿追。阿公说,牛儿吃了一个冬天的干草,得用最嫩的新鲜野草来喂,把牛儿催得壮壮实实,才有力气耕田。
九九八十一,就是耕种的时节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指的这个时候。庄稼人在这个时候懒了,一季的收成就没有了。“庄稼老汉儿田中立”,这一句在《数九歌》的结尾,意味深长,对一年充满了希望。记得小时候,一到这个季节,生产队里的大人们也忙碌起来了,早早就要出工。那一阵子,母亲总是一早起来,做好了饭放在锅里就出门了,头晚就叮嘱我们姊妹早上起来后自己吃了去上学。
虽然,《数九歌》有很多的版本,但我始终喜欢我记忆中的这首《数九歌》。它没有北方开河的气势磅礴,也没有莺歌燕舞、春色无边的浪漫和诗情画意,但是它是我最真实的记忆,展现的是一幅实实在在的四川盆地农村生活图。
新闻推荐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 中央歌剧院携手四川爱乐乐团来乐演出掠影
观众热烈鼓掌环卫工人观看演出演员在群众中歌唱深入乡镇演出四川爱乐乐团演奏孩子们听得认真伊朗和夏羽献唱《康定情歌》...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