煿一煿 方言撷趣
王东超
“煿”原指煎炒或烤干食物,也作“爆”,《集韵·铎韵》:“爆,火干也。或作煿。”《齐民要术·作酢法》:“有薄饼缘诸曲饼,但是烧煿者,皆得投之。”《农桑辑要》卷三:“桑椹平时以枣椹拌馅煿饼食之,甜而有益。”
作为一种烹饪方法,“煿”与“煎”的做法比较接近,区别在于煎是锅里放少量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之变黄变熟,如水煎包、煎小黄花鱼,而煿是不用油的。冬天生炉子的时候,把地瓜洗净切片,放在炉盖上或是贴在炉壁上,这叫“煿地瓜片”,煿好的地瓜片两面带疙儿,焦香扑鼻,比烀出的地瓜要好吃得多。最让人怀念的还是煿小干鱼,虽然会弄得屋子里气味不佳,但煿出的小干鱼香而酥脆,比熥着吃的小干鱼更要有滋有味,用来配着片片吃是绝配。片片是贴在锅边上连煿带蒸弄熟的,贴在锅上的一面煿上厚厚的疙儿,一咬“咔嚓咔嚓”响,比放在箅子上蒸熟的片片更受吃,“三亩地,一头驴,吃儿饼儿就儿鱼”,这就是老黄县(今龙口)人最向往的生活。
不过“煿”有时候也有“煎”义,比如锅中略放油,打入生鸡蛋煎熟,黄县话叫“煎鸡蛋”,但有时也说成“煿俩儿鸡蛋吃”。饽饽切成片,少放点油两面煿得焦黄,称为“煿饽饽疙儿”。可能是因为过去油高贵,滴那么几滴油近乎于无,所以用“煿”也是可以的。
在黄县话里,“煿”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只用在制作食物上,还可用在其他方面。手让炉子烫伤了,用黄县话说就是“手让炉儿煿喽”“手上煿上疙儿喽”。衣服让雨淋湿了,没有替换衣裳,就只能凭着自身的火力儿慢慢“煿干”。腊月二十八做过年的大饽饽,得提前把褥子卷起来,甚至得把炕席掀起来,防止“煿糊喽”,就这样晚上睡觉时炕还热得“煿腚”。衣服被褥有点淹熥,可以放在炕上“煿一煿”。冬天生孩子,更是需要在炕上“煿褯儿”。有一年收麦子时一连几天下雨,麦子打下来就分到各家,摊在炕上一点点“煿干”,不然,麦子发芽一年的口粮就泡汤了。黄县话里与“煿”含义相近的一个词儿是“炕”,有烘烤之义,但一般而言“炕”的温度比“煿”要低,比如大年三十下晌要把鞭炮放席底下炕一炕,这样初一早起放起来才响而脆,如果是“煿”的话,便不免有“升喽”的危险。
刺蛾科昆虫的幼虫,黄县话叫“百刺毛”,身上具毛疣或枝刺,人体比较娇嫩的皮肤碰到百刺毛的刺毛,会有烧灼感,很快就会长出一大块一大块的“撇檩”,那种热辣辣的感觉和被炉子煿了差不多,所以黄县话称之为“让百刺毛煿喽”。四川人称百刺毛为“洋辣子”,形容的是其带给人的火辣辣的感受。一样的体验,不同的表述,均各形象精彩。
我怀疑“百刺毛”应写作“煿刺毛”,和洋辣子一样把被蜇的感觉放在里面,而且黄县话里“煿”“百”同音同调,都读作bě。黄县话形容一个人尖薄,就是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会说他“尖就死尖就死”,也会说他“属煿刺毛嘞,(guāi)儿一点都不行”。
新闻推荐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连载44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国人相比,德国饮食不免有些单调乏味,但这并不妨碍德国成为美酒的国度...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