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工业企业实现弯道超车40年工业蝶变之路
●刘洪和 实习生 谷芳
干了37年机修工,从过去凭经验靠感觉“望、闻、问、查”,到如今通过传感器、数字代码精确诊断机械故障,陈小弟说,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顺庆工业由弱到强、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过程。
以改革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顺庆工业企业通过退城入园、转型升级,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厂房”,从“点状布局”到“集群集聚”,从“顺庆制造”到“顺庆智造”的巨大变革,工业经济一路飘红。
A 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厂房”
12月7日上午,位于顺庆区潆华工业集中区的四川人本轴承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里,机械轰鸣,百余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我是1981年加入原南充轴承厂的。”机修工陈小弟正在检修一台机床。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想当一名机械维修工。1981年,他如愿进入原南充轴承厂(现四川人本轴承有限公司)当了一名机修工,这一干就是30余年,他从一名初级机修工成长为业务骨干。
“当时的轴承厂相对其他本地企业而言,还算比较先进了。有车床、磨床、冲床等设备。但机械故障的检修只能采用‘望、闻、问、查’四诊法。”陈小弟介绍说,一台机械出了故障,至少需要3名以上维修工人共同研究、逐一排查。
原南充轴承厂位于红墙街,建于1958年,厂房面积仅6000余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300余人、5个生产车间、190余台机械设备。“虽然工人比现在多,但效率却不高,全是手工操作。和现在的现代化厂房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小作坊。”陈小弟说:“锻压、车工、毛坯、磨工一肩挑,根本谈不上专业不专业的。一天下来也就生产几百个轴承。”
“现在我一个人就能检修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机械。”提起现在的工作效率,陈小弟很是自豪。人本轴承的每台机械上都安装有故障报警系统。一旦发生故障,系统会自动报警。通过监控设备,就可以查看各生产车间的机械设备运转情况。“每一处故障都会显示相应的数字代码,维修工人只需按照代码查找原因,省时又省力,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顺庆辖区企业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从“手工作坊”成长为“智能厂房”,企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智能化。
B 从“点状布局”到“集群集聚”
“想都没有想过,曾经的荒坡沟壑能成为如今的工业园区。”看着潆华工业集中区成片的厂房,陈小弟感慨道,10年前,这里还是沟壑纵横、杂草丛生的荒野。10年后的今天,顺庆老城区的企业全部退城入园,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陆续入驻,使潆华工业集中区实现了从荒山沟壑到工业集中区、再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华丽转身,一座集“绿色工业”“都市工业”“楼宇工业”于一体的高端产业聚集区正在崛起。
叉车穿梭在新建的厂房里,将设备运至自动化生产线旁,工人在车间里忙碌……12月15日,笔者在中国重汽集团南充海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看到,占地5万余平方米的厂区内,已经投产的设备正在快速运转;部分新增生产线前,工人正抓紧安装和调试工作。
“过去顺庆的工业企业都在老城区内,厂房面积小,布局相对分散。”作为老顺庆人,陈小弟对顺庆工业企业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随着城区人口增多、城区面积扩大,位于老城区的工业企业发展大大受限。2007年,顺庆区启动潆华工业集中区建设项目,为承接省内外产业转移和企业退城入园提供载体。2009年,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潆华工业集中区动工建设。2010年1月6日,第一批新入驻的工业企业集中投产仪式在潆华工业集中区举行。
如今的潆华工业集中区,厂房林立,机器轰鸣。随着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中科九微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截至目前,潆华工业集中区已入驻工业企业1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余家,呈现出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52.8亿元,同比增长16.5%。
C 从“顺庆制造”到“顺庆智造”
创新驱动是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顺庆区始终坚定不移走产业高端、高端产业的发展之路,瞄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不断增强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由“顺庆制造”向“顺庆智造”转型。
“生产技术不断更新,是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陈小弟说,2010年,四川人本轴承有限公司入驻潆华工业集中区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压力逐步增加。“比如我们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设置,将生产延时压缩掉,就节省了不少生产时间。”陈小弟在对生产设备进行研究后发现,原有的生产设备在流水线作业时有些步骤会产生延时。经过多次实验后,他向公司提出改进方案,将生产效率提高近20%。
今年6月,四川德尔博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新三板”,这是顺庆区本土成长起来的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科技型公司。“未来,公司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以大数据、云计算为重点发展方向,实现主营业务由系统集成为核心向大数据为核心转型。”该公司负责人陶卫国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员工90名,其中,软件开发人员有30人,已获得专利27项。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得以快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在顺庆还有很多。2017年,四川鑫达企业集团、四川天喜车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实现产值45亿元。同年,该区实施技改项目21个,完成投资15.2亿元。南充高新技术孵化园被列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裸眼3D、暴风VR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欧香智慧小镇,“孵化器+加速园+产业园”的创新创业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2户,辖区企业成功申请专利490件,同比增长20%,其中,发明专利147件,同比增长15%。
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顺庆工业企业与时俱进,在变革中实现了弯道超车。
新闻推荐
昨(20)日下午,由省禁毒办、省教育厅和团省委联合主办的“青春不‘毒’行——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禁毒文化节”在西南石...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