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老护林员的风雪巡山路
△13日上午9时,陈文才(图左)和赖杰(图右)正在04监测点检查红外线触发相机是否正常工作。△通往二捻坪科学监测站的道路被冰凌封住,两人正用弯刀开路。△两人席地而坐,吃着干粮补充体力。△13日16时50分,在女儿碑监测点附近,赖杰发现疑似四川山鹧鸪的爪痕。△14日20时10分,盘山路结冰,两人被迫露营。
□本报记者 胡鹏 摄影报道GPS定位仪、红外线触发相机、对讲机、罗盘、望远镜、记录本、帐篷…… 12月13日一大早,护林员陈文才和赖杰就开始收拾进山的设备,前往老君山深处,开始新一轮为期3天的巡山活动。35平方公里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野生红豆杉、凹叶木兰等国家保护植物在山林间竞相绽放,被称作“阔叶树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世界濒危物种——四川山鹧鸪等雉科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四川山鹧鸪“最后的天堂”。2013年9月,保护区内发现了野生大熊猫,更是让老君山名扬海内外。 55岁的陈文才,是老君山管理局最年长的护林员,已整整干了18年的巡山工作。44岁的赖杰,19岁就开始在林业一线奔忙,现任老君山新田咀保护站站长。 “老陈,一会儿监测点的红外线触发相机得好好检查,看还能不能拍到大熊猫和四川山鹧鸪。” “赖站,如果拍到了‘盼盼’,回来我杀鸡给你吃。”陈文才一边和赖杰开着玩笑,一边告诉记者, 昨晚一场大雪压塌了很多树木,必须进山查看红外线触发相机有无损坏,还要把新的监测数据和图片进行采集分析。“老陈,快……快……定位仪,有雉类爪痕……”16时50分,在女儿碑监测点附近,赖杰发现疑似四川山鹧鸪的爪痕。 在整个巡山期间,陈文才与赖杰沿途都会对四川山鹧鸪及其他野生动物痕迹进行捕捉,并进行定位记录,不断为老君山野生动物的活动痕迹数据库充实基础数据……“这里每一棵树,每一条路,每一座山都有着我青春的记忆。”中途休息时,赖杰告诉记者,他在这里从19岁开始就干起林业工作,从风华年少干到了不惑之年,只要他还走得动,一定要干到步履蹒跚。春天花开、夏日流水,秋风落黄、冬日飞雪,在四季轮回的歌声里,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之一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静静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时代的变迁。老君山护林人们也如同巍峨的老君山一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新闻推荐
(记者卜一珊)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为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13日晚,自贡成外举办了一...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