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企业创新业绩报告

四川经济日报 2018-12-13 07:02 大字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业绩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施工、设计、科研、投资、电力生产与销售等业务,是省内行业技术领先企业,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71亿元。建立了1308人的研发团队,有1个勘测设计院、13个专业研究部、4个专业实验室的省级技术研究中心,试验设备原值达到11.87亿元,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 、取得良好的技术成果。

2017年投入研发经费7.4亿元,研发项目121项,申请专利85项, 已拥有发明专利84项,主持和参与3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编写、制定,近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及行业协会奖98项。

二 、完成一批重大项目研发,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完成“600m级高陡边坡开挖加固技术与安全控制研究”“300m级双曲拱坝快速施工及实时温控技术”“锦屏二级超深埋特大引水隧洞发电工程关键技术”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200m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南水北调穿黄隧洞薄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等成果。

三 、科技创新成果助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公司近年开发的多项新技术、新工艺获国际、国内领先评价,并推广转化,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33亿元,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坚持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的不懈追求,创造精品工程,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业绩报告

四川龙蟒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钛白粉的开发与生产,是国内行业技术领先企业,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亿元。公司建立了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建设了钛白粉清洁生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级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研究试验设备原值达到3000多万元,技术创新体系健全,其创新能力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取得了可喜的技术成果。

2017年投入研发经费1.28亿元,实施29个重大项目开发,申请专利31项, 已拥有发明专利29项,参与1项行业标准制定,2017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二、技术创新促进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

研发的钛液净化技术开发,节约成本,减少电力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绿色制造作出表率;开发的主要用于油墨领域的一种高档专用钛白粉产品,是一种高光泽高分散性的专用钛白粉LR-98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国内著名油墨企业——叶氏油墨有限公司的合作。

三、新产品助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公司近年开发的新产品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称号,新产品与新技术的转化,实现新增销售收入9亿元,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是其不懈的追求,努力发展好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业绩报告

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功能材料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是国内或省内行业技术领先企业,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2亿元。公司建立了428人的研发团队,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立了田国富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认可检验检测校准实验室,研究试验设备原值达到1.04亿元,技术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能力突出。

2017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亿元,实施34个重大项目开发,申请专利47项, 已拥有发明专利43项,近年来主导或参与43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2017年获得重大科研成果11项,其中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完成一批重大项目研发。C449型及C371型自愈式高比容有机薄膜电容器采用公司条纹化金属薄膜和电极方阻分段设计两项专利技术,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其研制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此外,MFS0404系列小型化表面安装型负温热敏电阻、CY2CH高压云母电容器、精密位移传感器用电阻浆料及电阻体产品,突破国内技术瓶颈,研制取得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近年开发的新产品多次被航空航天等权威部门评为优秀产品,2017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93969万元,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以“电子元件先锋、国防工业基石、百年品质宏明”为愿景和使命,为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业绩报告

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制造、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16亿元。公司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了1个CNAS认可实验室,3个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工程,9个国家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3个特色工业园区,是全国首批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公司研究试验设备原值达7824.6万元,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

2017年投入研发经费10569.7万元,完成了多项技术中试验证生产和产品验证,其中高效自循环湿法连续制备红矾钠技术、电解法制备晶体铬酸酐技术被列入工信部2017年《国家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推荐目录》;完成专利申请11件,已拥有发明专利38件,参与3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

公司研发的高效自循环湿法连续制备红矾钠技术采用湿法与碳化法工艺连续制备红矾钠,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旋窑煅烧生产模式,工艺系统全密闭,无三废排放,综合成本下降10%以上,产品质量优于GB/T1611-2014中优等品标准。该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已被列入国家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形成专利17件,2014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核心专利获四川省专利奖一等奖。研发的电解法制备晶体铬酸酐技术采用电解工艺,从源头上解决了传统硫酸法中含铬硫酸氢钠的排放问题,清洁化程度高、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与新技术的转化力度,2017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1亿元,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业绩报告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是国内光学玻璃行业龙头企业,国内光学玻璃熔炼制造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专注光学玻璃生产研发60余年,在国内引领开发了氟磷酸盐玻璃、镧系低软化点玻璃等多个系列国际行业前沿领域新产品,研发能力居同行业前列,产品约占国内市场的50%,国际市场的30%,光学玻璃产销量数年连续居世界第一。2017年,成都光明营业收入14.6亿元,全年利润总额566万元。

公司建设了352人的研发团队,建设了压型实验室、玻璃钢化实验室、冷加工实验室、窑炉研究室、模拟实验室与红外玻璃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5个产品与技术研发平台。其测试技术研究所取得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是目前国内检测能力最强、水平最高的光学玻璃检测权威机构。

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7266万元,开展研发项目61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47项。

完成的《低污染、低能耗高折射光学玻璃产业化研究》项目,改善产品气泡稳定性、色度、数据一致性。特高折射光学玻璃的批量化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高折射率产品生产技术的空白,为公司新产品进入高端光学玻璃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大口径成像(红外)非球面透镜精密模压工艺研究》项目,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照明非球面精密模具自主设计、加工及校正平台 ,采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照明非球面二次压型模具型腔轮廓的精细化、自动化修正。

新闻推荐

全国党建研究会在台州开会:全力打造上市公司党建示范高地

12月11日,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在浙江台州召开。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高世琦在会上...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