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 从平常生活中见证巨变

西南商报 2018-12-12 10:57 大字

民以“衣”为颜。改革开放前,中山装、解放装与千篇一律的“黑、蓝、灰”配色几乎一统天下,这个现象曾被西方媒体称为“蓝色的蚂蚁”。改革开放后,千姿百态的服装款式涌入渐开的国门,并迅速得到年轻人的认可和追捧,多姿多彩的潮流文化与色彩纷呈的服装同步到来,人们在与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愈加开放包容。

在展览上,一组组照片展示了四十年来川人在穿衣打扮上发生的改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蛤蟆镜、喇叭裤,到九十年代的鸭舌帽、牛仔裤,再到如今的定制款衣帽,“追求个性”的街头行人组成了全新的四川印象。

伟大的变革在餐桌上的变化最为直接。曾经凭票购物的供销社,逐渐被开放式的超市所取代;深居内陆的四川人,第一次在青石桥市场买到了来自沿海的海鲜;日常的零食除了瓜子、花生,现在也多了薯片、巧克力……食物的多元化让百姓生活更有“滋味”。“这种桔子糖,我小时候最喜欢吃了,现在都能回想起那种甜进心里的感觉。”市民孙女士指着展厅摆放的糖果,开心的向记者介绍道。

“筒子楼”里密不可分的邻里关系,苏式红砖房的朴素结实,到如今单元楼终于实现厨卫独立,这些房子也承载了川人满满的回忆,除了住房的改变之外,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也让大家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印象,逐渐从“居者忧其屋”转变为“居者优其屋”。

“我们家里以前是没有自来水的,吃水都要从井边挑回家里,再倒进水缸。现在家家通上了自来水,还有净水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多啦!”在展厅现场,周建清老人笑着向记者说道。

四十年来,川人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90年代,《甜蜜蜜》的上映刮起了一阵骑自行车的风潮,那个年代的一辆永久13型锰钢自行车,如今也被摆在了本次展览台上,勾起了现场观众们的无限回忆,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新闻推荐

眉山市人民医院医生参加中国援非医疗队 将远赴几内亚比绍开展医疗援助

2018年四川省援外医疗队出征送行会在成都举行。本报讯(杜佩聪许力文文/图)12月10日上午,2018年四川省援外医疗队出征送行会...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