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文化品牌创建接地气□本报记者 陈炜敏 通讯员 闫莹
近年来,天桥区文化局一直坚持文化品牌创建,全力打造“文化传党恩温情暖桑榆”党建品牌,把文化惠民项目落地做实作为工作重点,开展时尚、高雅、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扩大文化活动覆盖面,强化群众文化活动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13年“第二故乡情”,圆了外来务工人员故园梦
台上的“变脸”节目正赢得阵阵喝彩。“这是我们四川的变脸,变变变嘛!”一位中年男子带着几分自豪,用四川方言向周围观众们介绍道。这场由天桥区文化局组织的以“第二故乡情”为主题的综艺演出,在天桥区清雅居社区广场举行。节目涵盖歌曲、小品、地方戏曲等内容,以各种形式呈现地域特色达十余种。每到方言一出,观众群里就会引起一阵应和与欢呼。这就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准备的“第二故乡情”系列演出。
在天桥众多外来人群中,有谋生者、有创业者,也有高端人才引进,他们从不同层面为天桥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悠悠故乡情”仍是外来务工人群挥之不去的心结;在异地建设、打拼中对自己故乡的面貌,怀有一种无言的怅惘。为充分发挥和调动这一特殊群体的作用,构建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005年中秋节前夕,天桥区文化局启动了以服务外来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故乡情”文艺演出,观看演出当日,圆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悠悠故园梦。
挖掘外来人员艺术人才,增强其参与度
“第二故乡情”从首场演出至今已连续举办13届,演出形式越加丰富,内容挖掘日渐成熟,最终形成了富有时代特点、充满情感温度的品牌故事,赢得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针对“第二故乡情”演出,天桥区文化局每年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确定一个主题,不断创新。活动内容突出时代感和地区文化特色,活动形式与广场文化紧密结合,以歌舞、曲艺、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主,活动场地选择在项目工地、外来人口居住集中地,以充分调动外来人员的参与热情,增强工作实效。天桥区以“第二故乡情”为平台,以街道文化站、社区为载体,充分挖掘外来人员艺术人才,积极扩大宣传面,增强外来人员的参与度,深化拓展演出活动,不仅丰富了外来人员的文化生活,也为其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每次演出,区文化局都是精准定位、精心组织,切实把满足外来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重点,坚持把创建文化品牌、党建品牌与优化环境,满足外来人员文化需求与提升城区整体素质相结合;高起点定位,高水平组织,高标准实施,“接地气”“聚人气”,使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每一位新市民,与群众心心相印,成就了天桥发展的新轨道。
多项群众文化活动向基层延伸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游子四方不忘根”“书画下乡”品牌故事还得从2015年冬天说起。
雪花飞舞,大红的福字映衬着百姓愉快的笑容。送“福”现场人头攒动。一位六旬老汉端详着书画家刚刚写好、墨迹未干的“福”字,喜上眉梢,连连说:“好哇,好哇,过年贴在新大门上多喜庆!”这一幕就发生在2015年天桥区文化局文化小分队书画下乡活动现场。
活动结束,百姓意犹未尽,围在书桌跟前久久不肯离去。服务为民,给了工作人员极大的信心。从那时开始,天桥区文化局的品牌活动一直坚持至今。之前仅在春节送春联、送福字,后来逐步丰富活动内容,送来了“重阳抚桑榆文化重晚晴”“国庆举国庆,翰墨飘乡情”等重大节日活动,或进乡间地头,或进老年公寓,画家们用饱蘸深情的笔墨,以多彩高雅的艺术形式,传承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百姓的极大认可,切实做到了“文化传党恩温情暖桑榆”。
从“送”书画,到根植培养当地书画家,再到双向合作,以笔会友,种种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激活了农民参与热情,带动了农村文化健康发展,让广大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新闻推荐
航天科技一院十二所建“家”问需职工 “小家”怎么建 职工说了算
四川腹地、大凉山中,某卫星发射中心的测试厂房里,一群身穿蓝色工服的人正在紧张忙碌着,他们的工作服上,“中国航天”4个大字...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