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四川竹琴谢惠仁 古韵试新风 低语传馨香

华西都市报 2018-11-19 03:09 大字

谢惠仁在青羊宫表演四川竹琴《成都美》。

成都市曲艺团送戏下乡,谢惠仁正在表演。

谢惠仁表演传统剧目《水漫金山》的白娘子。

谢惠仁让四川竹琴勇立曲艺潮头。

谢惠仁将四川竹琴的演奏技法、唱腔、表演传授给儿子谢赤非。

“我是改革派,绝对的改革派!”谢惠仁一直在寻求传统四川竹琴与现代艺术形式的结合。交响乐、多声部、舞蹈艺术等,都是他改进四川竹琴表演的来源,“这都多亏了年轻时好多次‘不务正业’啊!”谢惠仁说,“我有时是在拿这几十年的生活阅历和艺术中的摸爬滚打来融入四川竹琴表演里。”

竹琴表演,多是一人坐在舞台中央,两眼微眯,正襟危坐,自顾自规规矩矩地唱。但谢惠仁受不了这种传统的“古董表演”。除了传统的唱、念、打,他开创了螃蟹步等舞蹈动作,亦唱亦演的新式竹琴大受欢迎。“这跟我的所学是分不开的,结合到我的专业里就是有用,我还吸取全国剧种,如川剧、越剧、京剧的唱腔,丰富竹琴的乐感。身段上结合川剧的身法步和芭蕾舞的身段。”

改革派 四川竹琴唱出流行味

“不能说竹琴古老,不古老,我是绝对的改革派,我拥有跨越时代的思维!”流行歌曲充斥成都时,“下海”热潮也传到文艺界。谢惠仁抓住时机,带队出演,一天好几场演出,每天都不少于几百张票。“那时候我‘操得很’!七几年就染黄头发的,可能成都就只有我一个。人家穿布鞋,我穿筒靴,穿刷刷裤,思想很前卫。”

提及当时的流行歌曲谢惠仁张口即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长长的站台……”“流行歌曲唱了一年多,很受欢迎,为了生存赚钱嘛,但我始终不忘本!”1985年,谢惠仁学会了吉他,“我用吉他弹唱竹琴,唱流行歌曲伴舞也用芭蕾舞及光效。”

1987年,谢惠仁一人分饰十几个角色的传统四川竹琴选段《水漫金山》,已经在四川演出了好几千场。那时观众对于男扮女的“反串”已经不像早先一样排斥,从白娘子到小青,再唱法海和小沙弥,谢惠仁革新后的四川竹琴又慢慢开始吸引观众了。“《水漫金山》是我这辈子最经典的节目。”

1988年,是谢惠仁“最刚”的时候。“那时候我嗓子好,各方面也都成熟了,晓得调动舞台上的积极性。”谢惠仁笑言,一辈子喜欢突出自己,所以他很善于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唱竹琴时,我用追光、用剪影,使用闪光灯,当时的舞台效果之好!”后来,他还将竹琴与交响乐相融合,“艺术不要分太清,艺术有个性,也有共性,只要用得好,就是你的!”

搞副业 商海里结识影视大腕

上世纪90年代初,勇于尝试的谢惠仁又一次搞起了“副业”,这次真的下海开起了火锅店。“竹琴演出基本就搁下了,停顿了很长时间,谢绝了10年文艺演出。”不过也应了那句古话“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在商界的机会,使谢惠仁接触到了不少影视界人物。

已故著名导演凌子风,1992年来到成都拍摄改编自李劼人小说《死水微澜》的电影《狂》,就采用谢惠仁的四川竹琴作为电影配乐。后来,很多导演的影视剧也顺理成章找到他。“这十年,录制了很多电视剧、电影的配音,用竹琴来配音。”

这十年,也让谢惠仁再次有机会丰富自己,“学会了怎么配音,怎么录像,怎么给电视剧电影配乐,远远跨出竹琴本身。”尝到跨界好处的谢惠仁,后来又和川师的韩教授合作,由四川竹琴领唱,多声部大合唱的《长征组歌》取得了成功。

退休后的谢惠仁,不但没闲下来,反而把四川竹琴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传统四川竹琴已经由单一表演变成更加立体化的艺术。四川竹琴不仅随谢惠仁走上了央视《曲苑杂坛》,而且让更多的国内外友好人士了解了这门博大精深且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

颂成都 创作竹琴唱段《成都美》

2003年,张艺谋到成都拍摄形象宣传片。在成都市文化局的推荐下,谢惠仁抱着竹琴走进了拍摄现场。虽然只有短短几秒的配音,却给他不少启发。“这对我艺术上又是一次提升,不是说张艺谋多有名气,而是我觉得他都能歌颂我们成都,我为啥不能用竹琴来宣传成都呢!”

于是,他开始创作新的竹琴唱段《成都美》--“回锅肉要熬成灯盏窝儿,炸茄饼要加味精、盐巴、花椒面儿,连锅汤要用猪的坐蹲儿,清烧鸭子要加芋儿,火爆双脆,嘿哟,要脆蹦蹦儿……”用地道的四川曲艺讲述着原滋原味的成都故事。

现在大家再听《成都美》,发现跟最开始的版本有很多不同。“自己写的自己唱就顺口,只有演员晓得哪些‘要得’哪些‘不要得’,总结之后,‘要得’留下来,‘不要得’去掉。尤其随着时代变化,哪个观众接受(就留下),要用现在的手段和表演手法体现现代的美,进行唱词、唱腔、打法上的革新,使人接受《成都美》,在接受中,我也不断得到提升。”

现在,又有了《成都美》之“美食篇”、“美景篇”、“美人篇”、“名胜篇”、“小菜篇”、“小食篇”和《成都美之前传》。“要在演唱中逐步更新改革,文字上删除口水话,尽显成都美意。”说着,谢惠仁又即兴哼唱起来……

传艺“抓”儿子

IT的回来学竹琴

谢惠仁一直有个心愿:带着竹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人认识四川竹琴的艺术魅力。“法国当年举行全世界范围内的民间艺术节,三次邀请我,我都没去成。那时候我才40多岁,正是艺术的黄金期。我很想把四川竹琴展示给全世界看。”

这个愿望,被谢惠仁的儿子谢赤非达成了。去年,谢赤非带着青年演员们奔赴韩国演出,一场四川竹琴节目《竹情》,获得了世界级银奖。该剧通过竹子的形象和象征的高尚气节,引申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谢赤非在剧中扮演一名老者,另外6女4男10名演员扮演学艺青年,老者深情唱出对四川竹琴的情感,唱出心中对竹子形象的寄托,并把这样的情感传递给青年人。

儿子底子好

父亲“威逼利诱”成功了

提到自己的儿子,谢惠仁骄傲满满。“他是学IT的,被我‘抓’回来跟着我学竹琴。”不过,最开始让儿子跟着自己学竹琴,并不容易。“娃娃从小听我唱竹琴,可以说是耳濡目染。但他专业是搞网络。突然有一天,我唱他也唱,《苏三起解》,我一听觉得他嗓子比我还好,简直要得!”

退了休的谢惠仁,深感后继无人,儿子的好嗓子让他动起了培养竹琴接班人的念头。“开始喊他他不学,三个月后再说他还是不学,半年后还是不学。”为了打动儿子,谢惠仁先是“晓之以理”再“动之以情”,口水说干也没打动谢赤非,“后来我就说,我把我的工资分你一半嘛,你不要工作了来跟我学竹琴!”

其实谢惠仁的退休工资不高,远远比不上做IT的谢赤非,但这次“威逼利诱”却成功了,因为谢赤非被父亲对竹琴深沉的爱打动了。“当时流行MP3,我就录到MP3让他学,然后再帮他调整。那时候娃娃喜欢粤语歌,他的乐感很好,嗓子的先天条件也不错,再加上从小跟我耳濡目染,学习竹琴来并不费力。”

因为是“半路出家”,谢赤非一上来,先是“闭关”打了三个月的竹琴。“艺术说简单也简单,说深也深。”有了一定的基本功,谢赤非开始跟着谢惠仁学段子,“他学的段子是我段子里最难的,第一个节目就是《三英战吕布》。节奏很快,比现在的rap快多了,一口气就得唱一篇。”

8分钟演出

儿子刷到了“存在感”

挑战难题,谢赤非特别兴奋,“他感兴趣,我教得安逸,他唱得也舒服。”别看现在谢赤非已经演出多场,且已经授徒教学了,但谢惠仁仍对其要求严格,“子不教父之过,艺术上更是。我对艺术要求精益求精,他的身段还差得远。年轻时,我也教过他芭蕾舞,很痛苦,累人得很。”

尽管言语中对儿子还有诸多挑剔,但谢惠仁神色中充满骄傲。“2008年他参加非遗节,我帮他把18分钟的演出改到8分钟,让他排我做不到的东西。师高弟子强,他回来给我说,‘老头儿,我有存在感了!’哈哈哈,我心一下安了,他有存在感了,我有继承人了。好!”

为了让更多人能了解四川竹琴艺术,谢家父子还一起“上阵”,自己填词、作曲,改编传统四川竹琴曲调,先后创作并制作了大型的四川竹琴MV系列视频《成都美》、《成都美前传》,通过四川竹琴介绍成都的风景、名胜、美食等。“《成都美》是我退休后艺术上的又一次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娃娃对四川竹琴也越来越感兴趣。”谢惠仁还希望,未来将有更多可以彼此尊重、真心热爱四川竹琴的好学生,与他一起传承四川竹琴艺术。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摄影黄芯瑜实习生李林涛

新闻推荐

辞职前领导要求删除同事微信 他的隐私权被侵犯了吗?

11月17日,距离事情发生已经3个多月,王先生仍感到不满。7月26日,王先生从就职3年多的保险公司离职时,领导要求他先删除其他同...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