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话说川剧演变

德阳日报 2018-11-14 10:02 大字

□朱家荣

川剧流行于四川及云、贵南部分地区。音乐由五大声腔组成:昆(昆腔)、高(高腔)、胡(皮黄腔)、弹(梆子腔)、灯(灯戏),结合四川地方语言融会而成。川剧是于剧本、表演、歌唱、舞蹈、念白、器乐、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相结合、集中地表现戏剧内容,是一种独特的综合艺术。川剧以剧目丰富、曲调繁多、语言风趣、生活气息浓厚、文学价值高、表演细腻著称。川剧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形成过程,远自汉代的民歌、百红,唐代的歌舞、大曲、变文,宋代的鼓子词、宋、金、元的“北曲”杂剧、“南曲”和南戏。直致发展成为明、清的各种不同的声腔和剧种。明代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到清代的“东柳(柳子腔)西梆(梆子腔)南昆(昆山腔)北弋(高腔)”,到清代末年发展成为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和四川本土的灯戏五大声腔。川剧从唐代的《川杂剧》到演唱各种声腔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一是通过商贾经济交往;二是朝廷命官的调迁。特别是在清代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后期,省外各种声腔戏班遍及川内各州县分班演出,各种声控的交汇,丰富了川剧的各种声腔。也是四川戏曲大繁荣时期。

川剧这一剧种的形成是在1912年由“长乐班”、“宴乐班”、“翠华班”艺人唐广体(丑角)康子林(生角)肖楷成(小生)刘子美(旦角)杨素兰(旦角)和谭云仙(旦角)在成都老郎庙(悦来茶园)合并组建“三庆会”班社。先后有“燕如班”的蒋涧堂(丑角)唐德逸(鼓师)“进化社”(专唱胡琴戏)的浣花仙(旦角)贾培之(生角)以及“太洪班”(专唱弹戏)的李琴生、李甲生(小生)还有“苏颐班”(专唱昆腔)的周甫成(净角)等人的加入,从此《三庆会》班社集五种声腔(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于一体的大剧种——川戏。川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语言的差异,唱腔又形成了不同的“河道”,如资阳河(自贡、资阳、资中等地),川北河(南充、遂宁等地),泸州河(泸州、宜宾等地),下川东(重庆、万县等地)、川西坝子(成都附近各县)。

解放以后,川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革新,对剧本、剧目进行了收集整理,去其糟粕、留取精华。在“场面”上将过去的男鼓师帮腔改为女声帮腔。对高腔音乐弃其徒歌式的演唱(干唱只打板)配置了乐队,对曲牌音乐旋律进行了创新,使音乐、唱腔更优美动听。从此川剧焕然一新,使川剧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青春,更加绚丽多彩。昆腔昆昆腔,最初是昆山(江苏)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元代至正(公元1341—1368)年间的顾坚唱此调得名。明初已有昆山腔之称。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间太仓戏曲音乐家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吸收弋阳、海盐诸腔的音乐和北曲唱法,与过云适、张梅谷、谢林泉、张野塘等人共同研究改创了新的昆腔。加入了乐器伴奏,改革后的昆腔宛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时曲”。后由士大夫带入北京成为玉熙宫大戏。

昆腔在舞台艺术上继承发展了宋、元以来的古典戏曲遗产,创造了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方剧种有广泛深厚的影响。昆腔传入四川后称为川昆。其剧目、情节、曲牌、格律、唱词、腔调等与南昆几乎全同,但唱法、道白用四川话的“四声”来演唱,增添了地方色彩和形式的多样。川昆有全用昆曲演唱的,如《苏秦封相》《醉打山门》《双下山》等弹戏《做文章》中的《柳青娘》《小开门》以及高腔、胡琴、弹戏的唱腔首句《昆头子》等,昆腔进入四川后丰富了川剧音乐语汇,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川剧昆腔。高腔高高腔源自元代末年于江西弋阳一带,后传到安徽与青阳腔结合形成。高腔流传甚广,如:湘剧高腔、祁阳高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等。歌唱曲调同属于南北九宫曲牌的剧种。然而川剧高腔在声腔的组织与变化上的唱、帮、打都与其它高腔有着显著的差别,而是有着浓郁、专有的四川地方特色。高腔在川剧五大声腔中居于首位。剧目占川剧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有五袍、四柱、金印、琵琶、红梅、斑超四大本。还有江湖十八本、聊斋、三国、列国等。高腔曲牌多达380多支。近年来,为便于学习传承,专家学者进行了不尽相同的分类和简化,即分为《端正好》或(一支花)(新水令)(香罗带)(江头桂)(红衲袄)(梭梭岗),再加上(课课子)共七大曲牌。高腔的唱腔有“放帽子”“昆头子”“平起”三种,在曲牌当中部分有“立柱”“飞句”“犯腔”,结束部分有“合同”“尾煞”“尾腔”等。板式有:“一字”“二流”“摇板”和“走板”四种。“一字”属于一板三眼,但在唱腔部分,则较为自由,按唱词的句、逗打板。“二流”是一板一眼的节奏,有两种:一是碰板二流;二是让板二流。“摇板”属于自由节奏,唱时不受板拍限制,为半讲半唱。“走板”节奏较自由的散板,多用于帮腔。胡琴胡琴,是西皮与二黄合称为皮黄腔,流传较广,如:京剧、汉剧、川剧、粤剧、桂剧、滇剧等均属于皮黄声腔系统。西皮腔一般认为源出于梆子腔,由山、陕传至湖北襄阳一带,演变为襄阳腔,后称湖广腔又称西皮。

二黄有人认为即宜黄腔,又有一说是系安徽石牌腔(吹吹腔)四平腔,舍弃徒歌改用胡琴伴奏而成。胡琴戏约于清道光(1821—1850)年传入,逐渐与四川地方语言及川剧锣鼓结合,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唱腔和伴奏音乐。西皮、二黄各有其板。由板式的变化来表达各种感情。西皮刚劲有力,具有高亢跳跃,轻快活泼的特点。二黄流畅平和,稳定,有低回婉转、端庄凝重的特点。二黄分为四种,正板二黄,表情范围较宽。老调二黄高亢激昂,生净戏多用。平板二黄婉转柔美,长于抒情。反调二黄又称阴调,用于低沉悲哀的戏。二黄和西皮的板式,除老调二黄只有一字板外,其它的腔调均有倒板(放帽子),一字板(一板三眼)二流板(一板一眼)三板(半讲半唱)滚板(自由、无板无眼)皮黄腔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有广泛的影响,流传全国及多个剧种。

新闻推荐

针对“11·3”金沙江山体滑坡堰塞湖灾害两部门启动国家Ⅳ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13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针对“11·3”金沙江山体滑坡堰塞湖灾害,国家减灾委、应急管...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