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录写流沙河:文友来往 余香流长
吴茂华。
流沙河夫妇与余光中。
流沙河夫妇与余光中夫妇。
多年前,吴茂华读《世说新语》,对其中魏晋时期文人士子举手投足间展现出来的面目气韵、简约玄澹的风貌,感到奇特有趣。“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雪夜访戴”等小故事,看似平淡无奇,寥寥数语,其人物的丰神骨相毕现。令她感到回味隽永,遐想而思之。掩卷叹曰:文人多精怪,自义而超凡俗立世,难怪其命乖运舛,往往为世所不容。
一
观文人之过往
留文脉之余香
1992年,中年的吴茂华,与诗人、学者流沙河结为伴侣。两人有共通的文学爱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唤起她自己的写作才华。生活中她亦结识一些文人作家,尤其是作为流沙河的伴侣,她有了诸多近距离观察文人作家的契机。流沙河学识渊博,讲话常常出妙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吴茂华与先生流沙河及一群文友,接连几年仲夏时节,到青城山楠木树廖家庄园避暑。一群文友散坐于院中竹椅喝茶谈天,或古今中外说文论艺,或社会人生关心时政,时而感怀旧事……吴茂华回忆写道,“言笑晏晏中,又以二位最出彩。流沙河话多激动到聒噪,邵燕祥温润言语却深沉如海,诸友亦各有发挥见解。某天下午,我坐燕祥旁边,正听流沙河发言滔滔,燕祥探过头来,小声对我说道:“在当今作家文人中,你家夫君读书杂多,随口说出来的零金碎玉都很有意思,让其随风而散就可惜了。你何不记下留与后人呢!’”
这句话点醒了吴茂华。从此她开始有意识记笔记。多年积累的资料将近有十万字。根据这些实录材料,吴茂华写成了一本书,2018年10月以《草木之秋——流沙河近年实录》之名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也是继散文随笔集《明窗亮话》《读书读人有得》之后,吴茂华出版的第三本书。书中收录“三见余光中”,“散仙达人车辐”,“山精木魅黄永玉”,“与吴冠中遥相呼应”、“贺周有光茶寿”、魏明伦律诗等,从中既可以看出流沙河交朋结友的韵致丰神、观念交锋、思想旨趣,以及书法心得、阅读之道等,又可以观摩文人之间的过从来往、文脉余香。比如书中还收录余光中1996年来四川所创作的两首诗《入蜀》《出蜀》的手稿影印版,笔迹端庄,墨香可感,见字犹如见人面。
二
弃铺张夸饰
拒发水灌料
写成一本好书,光有充足的资料并不够,还要有足够的技艺将其组织表达出来。吴茂华思索了很久。她重读她青年时代尤为爱读的《世说新语》,学它的对人物事件的概括分类法,也学其语言精妙恬淡却又自然生动的描写。全书分为生活篇、文艺篇、文事篇、片语篇、行旅篇等,同时又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因而能做到杂而不乱。文中多采用白描手法,质朴精炼,表现出相当的文笔纯熟度。
与一般的写名人轶事趣闻的书不同,吴茂华写的是流沙河,对流沙河的文人风采有了客观平视生动的记录,但整个表达过程,也渗透表现出她自己的文学修养、审美智趣。吴茂华少年时代就喜爱阅读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诗词以及欧洲十八九世纪的古典浪漫的文学作品,这些优雅的营养给她的灵魂打上了垫底的印记。她还尤为欣赏章诒和和董桥的随笔,“他们的文笔非常漂亮。”这种文学滋养,也体现到全书的多个细节之中。
比如,1999年,吴茂华与流沙河前往新安的一次行旅。吴茂华这么写:“当日晚,我与流沙河宿于园中侧室。夜色下,蟠蜿的粉墙,青瓦屋顶的亭榭,皆笼罩在黑静之中。蛰庐的一扇窗里漏出一线灯光,摇曳于树木的影子里,更显出一片神秘。我躺在床上,听屋墙边低细的虫吟,想起白日里所见,就在身边近处,那斋中志石上一千多古人的亡魂,该是怎样寂寞徘徊?美女马凌虚者又该是如何的不甘?假如那石头上的文字可变作声音,千唐志斋中岂不鬼语啁哳,唐音喧喧。沉思冥想中,只觉天地寂寞,仿佛置身于聊斋故事中,身上顿生出寒意来。夜已深,长时间静寂中,远处传来火车隆声,将我的感觉拉回到现实中来。”
坊间写名人文章、传记类的书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有不少容易犯的毛病或者陋习——说好不说歹,对所谓的名人大家就更是抬举过分,仰视弥高。吴茂华懂得,人皆有瑕疵毛病。此是常识。她与流沙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耳鬓厮磨已有26年,难免窥见那月球暗的一面,但如何描画其真实面貌,使吴茂华颇费踌躇。后来她决定,客观白描,摒弃文学铺张夸饰,拒绝发水灌料,而是诚实记下他的言谈举止。“用一种平视的眼光,留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东西。以后如果谁想对流沙河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我想,我这本书应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资料。”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南渡北归”之后
岳南再探“大学与大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育家梅贻琦这句话,已成高等教育名言,深为世人推崇。影响之深,余响不绝。关于梅贻琦的传奇,也在坊间以零星片段为大众所知。梅贻琦37岁即由大师如林的清华教授群票选为教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潮迭起,清华园里派系纷争、驱逐校长风潮不断,42岁的梅贻琦临危受命,多方求解,结束了二十年间校长十易的动荡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维持弦歌不辍,居功最伟。三校于战祸频仍、经费短缺、困窘闭塞中合作无间,学术、科研、教学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抗战胜利后北归复校,再到台湾筚路蓝缕创建新竹“清华大学”,被公认其为清华“终身校长”。在他任上,清华开始有“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之美誉,并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三位诺奖得主。这样一个教育家,他有怎样的家学渊源,有怎样的成长历程,他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如何?要系统全面地了解这位教育家,读一本后辈学人写的梅贻琦传记,则更为可取。
岳南是知名写实作家。近年来在传记文学领域辛勤耕耘,成果甚丰。他所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尤为受到瞩目,读者众多,畅销多时。在这套书中,岳南系统梳理了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种种历史故事。书中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被称为“一部二十世纪学术大师们的情感命运之书”,曾被《亚洲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其向世界展示了“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
继《南渡北归》之后,岳南再度涉足20世纪文化史,专门为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作传。在《南渡北归》之中,岳南对清华大学已经了解甚深。此次更是以五年时间爬梳梅校长史料,完成百万字著作《大学与大师——清华校长梅贻琦传》。
书中从梅校长家事到求学过程开展,包括与清华结缘,成为清华第一届直接留美生(1909年),留美返国后担任清华大学物理教员、教授(1915年),教务长(1926年),代理校务(1928年),留美学生监督(1928-1931年)各阶段行宜与作为,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尤其是对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有深入的论述。比如梅贻琦一生奉行的“大师论”、“通识教育、“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书中除详细刻记梅校长外,还将清华大学从建校到梅校长逝世的历史沿革做了一番精要的爬梳。岳南从庚子赔款开始写起,详述清华大学前期领袖人物如周治春、曹云祥、罗家伦等的功过得失,追溯了清华大道学数十年的发生发展史,并在大时代背景下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对当代教育亦有诸多启发之处。更令人感到视野开阔的是,书中还涉及与梅贻琦同时代的蔡元培、张伯苓、胡适、梁启超、陈寅格、吴宓等诸多教育学术界大师级人物的行踪风采,让人对“无问西东”一个时代的人文空气,有更生动的感受和体悟。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上接01版)“帮助农民种植优质稻,并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农资,水稻丰收后,我们兜底收购,也鼓励农民自主选择销售,这样最大限度地保...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