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地上的人们
——《遥远的向日葵地》读后
□李风玲
母亲
李娟有一位剽悍的母亲。夏天劳动,她可以赤裸着上身抗锨在葵花地里穿行,晒得一身黢黑,和万物模糊了界限;接女儿回家,她可以骑着摩托车疾驶,跨过乡间旷野上的沟沟坎坎,一路绝尘而去。
母亲在新疆种了90多亩的向日葵,好不容易播种完刚长出十公分高,却遭到了鹅喉羚的袭击,几乎一夜之间就被啃得干干净净。母亲无奈,只好重新补种。但地皮刚刚泛绿时,又在一夜之间被啃食干净。母亲咬着牙,补种了第三遍。但是没多久,第三茬种子又重复了前两茬的命运。母亲伤心透顶,但还是咬着牙播种了第四茬。这次的向日葵终于得以幸存,天气渐热,鹅喉羚们不知在哪里发现了丰美的水草,便转向而去。
鹅喉羚却并没有让李娟和母亲多么“深恶痛绝”,李娟甚至说:“鹅喉羚也很可怜。它们只是为饥饿所驱。对他们来说,大地没有边界,大地上的产出没有所属……”
是的,所有这些大地上的事物,都有其生存的必要和理由,也都有其生存的无奈和坚强。剽悍母亲从幼苗被鹅喉羚啃食殆尽的绝望,走到秋天到来时打开一个金色的王国。
外婆
外婆一手带大了李娟,长大后的外孙女对外婆自然情深义重,她曾把外婆带到自己打工的阿勒泰市一起生活。外婆也因了她的照顾,一度白白胖胖,慈眉善目。
李娟白天上班,外婆只能一个人在家。她每天都趴在阳台上眼巴巴等着外孙女归来,每当看到李娟出现,她就高高地挥手。当李娟走上三楼,她必会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李娟说:“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李娟向外婆承诺,只要她不死,就会带她回四川老家。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
所有这一切的承诺,外婆都没有等到。她依旧要跟着种向日葵的女儿、女婿、外甥,迁徙,再迁徙。
种向日葵的第一年,母亲把全家都搬到了葵花地旁边。“全家”的含义是:种子、粮食、饲料、煤、柴火、鸡笼鸭笼、被褥、床板、数十根碗口粗的圆木。还有90岁的外婆。
搬家第三天外婆就想回家了。这个一生颠沛流离、数次白手起家却仍旧难以接受眼下荒凉的老人,用拐棍戳着硬邦邦的土地说:“能长出来吗?这种地方能长出来什么?”但是第四天,外婆就开始数鸡数鸭、唤狗唤鹅。
这些大地上的人们,真的像向日葵一样,无论怎样粗粝的土地,他们总会挣扎着生存生长,总会尽力地朝着那金光闪闪的太阳。
但90多岁的外婆,终究是走向了死亡。她一生寂静得如同从未在这世上存在过。她就像李娟家第一次播种时历尽劫难最终剩余的十余亩葵花一样,稀稀拉拉,株杆细弱,在大风中摇摇晃晃挣扎着生长。但它们最终会是咄咄逼人的美丽。
李娟
李娟在新疆。这个辽远又苍茫的地域给了她独一无二的写作素材。她天生具有幽默细胞,把原本苦辣的生活写成酸酸甜甜。她跟着牧民迁徙,冬牧场,夏牧场。一直到后来的遥远的向日葵地。
向日葵地旁边,她住的是地窝子,蒙古包。她羡慕住在蒙古包旁边的水电站的职工,羡慕他们的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电站的女职工过来串门,看李娟脏兮兮的模样,便热情地请她去单位洗澡。在那响着机器轰鸣之声的黑暗沉闷、地板微颤的空间里,李娟洗了一个紧张而又焦灼的澡。她说:“从来没洗过这么没安全感的澡,就好像在核反应堆旁边洗澡……”
如果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怎么会写出这么生动的语言。
李娟的童年,跟着外婆在四川。她在郊外奔跑玩耍时,经常看农人侍弄庄稼,看他们把稀释的粪水浇在农作物的根部,一勺一勺,一行一行。那么大片的田野,把农人衬托得无比孤独和微弱。李娟说:“我羡慕这样的宁静。农田里耕种的农夫,以及前排座从不曾回头张望的男生,永远是我深深羡慕的人。”
李娟有耕种的情结,她也一直在书写着大地,书写着那些大地上的人们,书写着金光灿灿的向日葵。她说:“他们远不止开花时的灿烂壮美,更多时候还有等待、忍受和离别。我不能像有些人只是捕捉向日葵金色的辉煌瞬间,我更在意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
这,就是李娟。这,就是大地上的人们。面对残酷的生活,他们如李娟母亲,用剽悍和喜感来对抗;如李娟外婆,用等待和隐忍来熬煎;如李娟自己,用文学和诗意,热烈倾诉,静静回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李科陈泳)10月26日,在位于温江的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川派盆景及插花作品展区内,一件件来自全省100余名园艺工...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