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霸屏“锦鲤”都靠谱吗? 各地“锦鲤”层出不穷,警方提示谨防上当

南国早报 2018-10-18 11:32 大字

这个10月,支付宝的“中国锦鲤全球商家独宠一人免单”活动,让“锦鲤式营销”热度大增。近日,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将大奖奖品送给一名或极少数幸运儿的活动刷屏。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假锦鲤”,即涉嫌诈骗或有猫腻的活动。有公安部门及法律人士提醒,要提防信息泄露或被骗取钱财。

1“锦鲤”营销或存猫腻

“锦鲤”营销火遍全国

10月7日,支付宝官方微博公布了“中国锦鲤活动”的中奖者,网友@信小呆成为约300万个微博转发者中唯一的幸运儿,一举获得由200多个全球商家赞助、价值约50万元并会持续加码的大礼包,还在十日内获得了100多万微博粉丝。

该活动火了之后,“锦鲤式营销”受到一众商家追捧,类似“寻找××锦鲤”的抽奖活动可谓遍地开花——例如,华为、高德地图等发起类似活动推广产品。而“北京锦鲤”“杭州锦鲤”“上海锦鲤”“四川锦鲤”……各地商家也纷纷推出当地活动,在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方面,为一名或极少数幸运儿提供免单或优惠福利。

截至17日21时,微博话题“全国各地都在搞‘锦鲤’”获得了7721.3万的阅读量,足见“锦鲤式营销”受关注程度之高。

有的“锦鲤”或存在猫腻

不过,追逐营销热点的不止商家,还有骗子和疑似存在猫腻的平台。

例如,前几日,“杭州锦鲤”活动在微信朋友圈盛传,活动称将为被抽中的幸运儿提供许多餐厅的套餐。但其中所列的部分商家却表示对这一活动并不知情,还有用户表示,3个人参与活动后收到了相同的兑奖码。随后,该平台对外称,活动是真实的,部分套餐为自己掏钱购买,也不存在兑奖码雷同的问题。

先不管真实与否,该活动中存在的信息泄露风险引起不少网友的担忧。据悉,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用户须递交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微信号等。截至该活动的文章被禁之前,平台已收集了至少36万人的个人信息。

在武汉,也有“锦鲤”活动被指涉嫌造假。一个名叫“武大校友圈”的公众号发布了“寻找武大锦鲤”的抽奖活动,受到大量武大校友的转发。16日,武汉大学官方微博便发布声明称,该活动为商家促销,与武大官方无关。

记者留意到,有些账户平时很少推送文章,或与该类营销活动本无关联,蹭热点可能另有所图。

此外,还有电信诈骗短信,通过声称用户成为幸运“锦鲤”的方式,试图谋取钱财。

目前,已有不少“锦鲤”活动因涉嫌欺诈或涉嫌诱导关注等被封。

两微平台各有监管措施

鱼龙混杂的“锦鲤式营销”大热,也引发人们对互联网抽奖活动监管的探讨。

对于微信而言,历来尺度相对清晰。微信方面向记者表示,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在文章里提出让用户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再抽奖”,以及“让读者关注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之后才提及需分享文章”的行为,都属于诱导分享。对于涉及诱导分享或诱导关注的账号,一经发现,平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该公众账号采取删文、屏蔽朋友圈分享、限制关注能力的处理措施。也就是说,就算不涉嫌诈骗,如果被一些用户举报,很多微信上的“锦鲤”营销都很难避免被封的结局。微博则设有官方抽奖平台,抽奖环节由系统自动完成。

2“锦鲤”活动套路花样繁多

五花八门的“锦鲤”活动在社交媒体刷屏后,疑似有一些不法分子设了骗局,假借抽奖活动之名,套取个人信息、诈骗钱财。除了存疑的杭州“锦鲤”活动,也有些已得到确定。

带热“锦鲤”活动的支付宝近日表示,目前出现了利用“假锦鲤”进行的电信诈骗或套取个人信息。比如,有的短信号自称“信小呆”,承诺对方汇款后将平分奖品,也有短信告知“中奖”的信息,要求收到短信的用户先交钱,再兑奖。

16日,@微博虚假活动曝光平台则发布了违规抽奖活动处理公告,表示在本月12日至16日,@安屿LESLIE、@陈JiaD、@时光以北旧城以西等六个账号通过人工抽奖、收取邮费、临时更改抽奖条件、违规使用高级抽奖工具等,进行违规抽奖活动,对此,微博予以禁言、扣除信用积分处理。记者到这些账号下查询,发现相关抽奖微博已被删除。

该平台还曾提醒,近来出现明星粉丝打着抽奖的幌子抽数码奖品的情况,还特别标注不是××明星粉中了无效,甚至要求先给邮费再发货,用户需谨慎对待先转钱的行为。

此外,@微博虚假活动曝光平台提醒,近期有部分用户在微博上以高额奖品抽奖等形式诱导关注第三方平台账号,从而间接骗取粉丝钱财,遇到此类活动请及时举报。

对于“假锦鲤”,15日,天津警方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升级成为‘中国锦鲤’?醒醒吧,可能被骗才是真的”的文章。文中提到面对各种“幸运”别激动,仔细核实清楚是否确有其事,根据种种案例显示,“馅饼”往往是陷阱。如果涉及相关部门,可以拨打官方公布的热线电话进行核对,不随意给不明人员汇款,保护好自身的财物安全。

16日“深圳公安”微信公众号撰文提醒用户,转发前要先看清发布抽奖的账号,并且查看它以前发的内容,当心抽奖不实,如果涉及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隐私则更要慎重。此外,倘若中奖了,领奖时注意不要泄露自己的重要信息,如果抽奖方要求领奖前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警惕落入骗局。微信方面则表示,如发现违规行为,欢迎大家第一时间进行投诉。

“锦鲤”为啥这么火?

有广告业人士认为,支付宝营销活动的成功与带动的营销热,与“锦鲤”的概念自带传播性有关。

转发“锦鲤”在社交平台上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中国,锦鲤本身有吉祥、富贵、幸运的象征意义。几年前,社交平台上就已开始流行转发所谓“锦鲤”的图片祈福。当然,此类转发多有玩笑意味,也不代表网友迷信于此。

在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之后,“锦鲤”成为一大网络热点。紧跟热点是许多商家进行营销或者品牌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一时间“锦鲤式营销”火爆。

据《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问政四川】成都能否实现商贷转公积金贷款?官方:不具备条件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杨琴)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种住房保障制度,历来备受购房者关注。近日,有网友通过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