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一个人的日子 献给城乡留守老人和他们的儿女

达州日报 2018-10-12 10:24 大字

□蒋兴强

“淡淡的月光静静洒满孤窗,今晚的夜色又再如水冰凉。我伫立窗前为你苦苦思量……”

把手机音量开得小小的,听着《相思的夜》,正在思谋着为一个中篇小说补充点特色素材,屏前豁地跳出篇千字文《一个人的中秋》。从不轻易涉猎时令题材的我,心头猛地像被什么东西狠狠一戳,便有一种隐痛泛起,无法自已。

“一个人的中秋?”是的,这不也是这几年的我吗?!

作为一个业余作家,耐得住寂寞,习惯于孤独,常常把宁静的时光、有限的时间,视若黄金,本为正常。但我们家特殊,一家分成了三处:我工作生活在D市;儿子儿媳两口子创业在B城;老伴陪着俩孙读书去了J都,住在儿子家。

从老伴去了J都,因诸多因素,我俩可谓离多聚少。一个人过元宵、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节日几乎与平日一样,一年、两年、三年,渐渐地,一去就是6年,也就无所谓节日了。至于父亲节、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于我这种“土老冒”,似乎太过奢华,不怎么搭边。

记得之前的中秋,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读幼儿班的孙子放了假,舞蹈班、绘画班也停了课,这天得让俩孙睡个懒觉。待老伴买好糍粑、鲜肉、蔬菜和早上要吃的馒头、菜包,大袋小袋提回来,桌上刚煮好的稀饭、一盆油炸花生米已摆好,老伴把热漉漉的馒头、菜包往桌上一捡,就会对孙娃说,赶紧吃,一会你爸爸妈妈要回来了!

孙子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嚯,爸爸妈妈要回来了,爸爸妈妈要回来了。一家人嘻嘻哈哈把饭一吃,无论多忙,我都会带着俩孙去公园或附近的游乐场坐会小火车、蹦蹦车。回来刚一落座,不时在往楼下瞄的孙子就会喊起来,爸爸——!妈妈——!一会,鸡鱼肉,油炸的、清炒的、煨炖的,就会摆满一大桌。俩孙娃,一个会蹭到她爸旁边,一个会挤到他妈面前,我则会取出平时舍不得喝的好酒,给儿子倒上一点,杯子一端,祝年轻人事业红火,一帆风顺!此时的老伴,总会面含微笑,那笑容阳光、明媚,特舒心。

老伴去陪俩孙后的第一个中秋,我仍然像别人一样,买了点糍粑、炖了点腊肉、倒了一小杯好酒,一人像模像样小酌慢饮。也就是这一年,可能是儿子儿媳提醒,抑或老伴吩咐,孙女打来了电话,后边偶尔一年记起,儿媳也会问候一下“老汉节日快乐”。

其实,问候与否不重要,孙子的血肉连带着,儿媳儿孙都是自家人,在父母眼里,他们永远都是自己的孩子,稍有“心胸”的老人都不会计较。6年如一日,兀自一人上班、生活,节日于自己,似乎已没甚关联。比如这个中秋,一把米、一碗饭、一双筷、一份菜,清清淡淡、安安静静。闲暇时,想想老伴,想想孙子,也总是放在心里,或装模作样打个电话去,“一头热”地问这问那,不是十分在意也不奢望是否有人在乎或想起我,淡远了人间温度,淡泊了与老伴、儿孙间的人伦之乐,淡忘了曾经无私无畏无悔的付出,习惯了不去感受邻居、亲友、同事家的欢笑与温馨,薄凉了那些为了立世养家曾与人有过的交集恩怨。不过,没有了妻子在身边的温暖,和曾经儿孙在跟前缠绕的亲近与熟悉的音容,有时会觉得自己就像局外人……

实话说,老伴是善良、厚道的,她乐于付出,能吃苦。只是我这些年,把事业看得太重,一直视知识文化为“财富”,有意回避了很多浮躁的事务,总是远离一些喧嚣的群体。除不得不应酬的人、必须办的事外,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空隙,几乎数十年如一日,都是在文学作品中、方格纸上、电脑前度过的,也乐意沉浸在知我懂我有温度、有人情的文字里。只是到下午晚些时间,才会去爬一会山,活动一下腰身,听听人世间的欢声笑语。

当然,偶尔想到自己独居一隅,家人、挚友没在身边,也会想起孤孤单单远在老家、只有一台电视陪着的八十七岁高龄的父亲,他的身影、我的身影,就会一前一后形成双影。冥冥中,心头会泛起几缕惆怅,或许这便是宿命,是作家就要耐得住寂寞……

这时,我会把手机歌曲音量开得偏小,放一些苍凉、空旷或高远、甜润的旋律,去回望一些美好的过往,心头的别愁离绪便会幻化成一股灵气,笔下的文字、面前的键盘,立马格外愉悦、活跃,演绎出一些世间的喜怒哀乐。当然,更多的还是想给这个缺少真诚的世界平添些自欺欺人的人性人情,呼唤和修复已少得令人失望的美丽。

比如,代表我目前创作水准的50万字的长篇小说《楼蠹》,便是在这种没有利益诱惑、没有急于求成的功利、没有尘世纷争与六色五音乱目扰耳的心境下写出来的。若偶尔突来灵感,对世事自我感觉有些独见和值得以文字为符号记录的碎片,便会立马写成一叶半爿散文,神圣而细心地投给报刊。久而久之,竟像瓜熟蒂落,还获得全国散文征文“特等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奖”……

回眸这些点滴,我从寂寞深处豁然,数十年如一日从孤独中走来,于孤独中收获了自我,活出了精彩。

是的,五六十年来,连我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个中秋、春节、端午、元宵是一人过的了。

没有节日的人,没有节日的日子,虽然饭是自己做,菜是自己买,衣是各自洗,但上班不敷衍,读写一天没停过。累了,坐下来,给情趣相投的朋友打个电话,唠唠家常,问问冷暖,原来竟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当然,也有人混熟了会趣话我,你一人孤孤单单,身体健壮如牛,又不缺吃少花,咋不找个情趣相投的人儿,相互取暖?呵呵,心下在想,不敢“玩火”,小心儿孙捡样。坐久了,有时我会在屋里走走。看看曾经和妻子共枕的床铺,想想似乎远隔千山万水的老伴忙碌在儿子家灶台前,穿梭于农贸市场,或在超市任劳任怨挑选日用什物的情景,也是一种温暖;再到儿子的房间,瞧瞧那些伴有儿子身影的书本、孙子喧闹的几筐玩具,心头便是一种满足。若发现书本卷了,小火车、变形金刚上有污渍,我会小心翼翼理得伸伸展展,或拾出一二,洗得一尘不染……

眼见俩孙乖巧懂事,儿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我们不再为儿子们的开销、读书的成绩、身体的长势操心。自己工作之余,还有这份宁静,品味名著、研究经典、安心写作,身心就格外宽松、闲淡。一个人的日子,虽有些栖惶,但有文字作伴,也有别样的温暖,就像当年我们都读书、参加工作去了,爷爷、奶奶总喜欢养只小猫小狗,对鸡鸭总是那么上心——相遇亦是生命的微笑。

新闻推荐

我县开展2018年特种设备安全培训 构建预防机制 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尹岱鹏全媒体记者谢良栩)为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