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白德松的“天人合一” ◎文 林

成都晚报 2018-09-06 05:30 大字

庄子说: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还说:只有忘掉自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我不知白老师是否真的已忘掉了自己,但从刚刚展出的白德松系列绘画作品中,满载“出世”之念的“天人合一”情愫,却是一览无余的。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画本就以意境见长。也许还有人说,早在春秋战国,中国人就在探求“天人合一”了。但我要说的是自宋以来,也就是中国文人精神注入绘画以来,以人物画反映天地间音声相和、生命之永恒的画家,白德松还是具有唯一性。

三十五年前,当我还是四川美院刚入校的新生时,曾见过白老师的一幅人物头像示范画,画中老人齐颈的长发被处理成一块岩石,老人的脸颊及眼鼻口耳,犹如从顽石中长出,给人一种体悟道之所传的震撼。即使中国画有重意境的传统,白德松也是个例外,他不仅没有深陷其中,还凭借八年四川美院附本连读打下的造型基础,在百废待举之年,赋予了人物画更多主观的表达。这是令人欣慰的!因为这充分说明,艺术创作的多元化是不可泯没的必然趋势。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人向来讲究高雅绝俗,不齿以机巧哗众取宠,更鄙夷同流合污。生于1938年的白德松亦然,一身虎骨可谓与属相十分的吻合。据我所知,白老师的人文情怀并非单从书本得来。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幼年时代的白德松自然接受了蜀文化中闲适洒脱的熏陶,于青山绿水间找到人生的乐趣和志向。成年后来到重庆,历经坎坷,得山城炉火之煅烧,逐步看清人情世故,形成自我世界观,向往出世之超然。或许正是理解了“无”即是“有”,白德松在青壮年时期,才成为社会稀有之另类。庄子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白老师作为追求“天人合一”的践行者,其思想行为方式也是有踪可寻的。早在美院执教的岁月,白德松就特别提倡“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学习”的教学理念,不仅亲率学生深入原生态地区写生,还将中国哲学引入专业课教学,教导弟子下笔之前需做到胸有成竹。事实上,白老师也在这身体力行的教书育人中,完成了对自我的重重升华。

现在我们可以从这些展出的白德松作品中发现,不论是早期的素描头像、斗方写意花鸟,还是后期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传说,都无不表现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认知。画中那些从石头里蹦出的头颅,枝叶间趣味横生的鱼虫花鸟,以及天狗般撒欢的云朵,在富有乐感的回旋式构图中,展现出“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的超然。这是白德松的人生追求,也是长久以来无数中国画家,披肝沥胆探索的一条路子。

新闻推荐

四川长虹发布全球首款打通一三产业的智慧厨房系统

■川股点击本报讯(记者林珂)9月5日,四川长虹(600839)在绵阳推出全球首款打通一三产业的智慧厨房系统。该系统通过数据打通...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