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亲自陪伴 为爱朗读

半岛都市报 2018-08-31 01:47 大字

爱丽丝·奥兹玛的成长回忆,她的父亲为她朗读14年

半岛记者刘鸿亚

你有陪伴孩子读书的习惯吗?在与孩子共读时,你是否希望孩子能收获故事乐趣之外的东西?

在亲子共读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很多成人往往于开局便对阅读寄予各种期望:认字、认知、领悟……同时又持有各种好奇:孩子是怎样的心理状态?是否乐于接受成人选择的阅读材料?是否对内容有足够的理解?以及亲子共读对家庭生活及孩子的成长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

《为爱朗读》恰是一位14年亲子共读的亲历者、一位在父亲的读书声中成长起来的女儿在步入大学后写就的成长回忆录。该书以共读中儿童的视角回溯亲子共读经历,呈现书籍、共读与生活之间微妙关联的那些真实岁月。每个章节开篇,作者爱丽丝摘录一段与父亲共读过的书籍内文做题眼,牵带出与此相关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不同于以往侧重阅读理念及方法的指导性书籍,对于当下将要或正在实践亲子共读的家庭而言,它恰是一部“亲子共读未来时”的纪实版案例。

“连胜”开幕

“我非常害怕摔倒,”胆小的狮子说,“但是我想除了试试看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到我的背上来吧,我们一起努力吧。”

——弗兰克·鲍母《绿野仙踪》

作者爱丽丝成长于单亲家庭,由身为小学图书馆管理员的父亲抚养长大。四岁时,父亲开始为她朗读绘本和经典童话。九岁时,父亲与她做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约定:每晚给她朗读书籍。这个约定被父女俩称为“连胜计划”,“连胜计划”正式开始第一天,爱丽丝和爸爸共读的是《绿野仙踪》。“我清楚记得,一切都开始于火车上。这场被我和爸爸称为‘连胜\’的长达3218天的读书马拉松是在一列开往波士顿的火车上拉开序幕的,当时我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在几个小时的旅途中,我们一直在读弗兰克·鲍母的《绿野仙踪》。”父女二人在列车上为故事着迷,父亲喜欢作品中人物的领袖精神和幽默表达,而女儿则喜欢书中关于宫殿、华丽餐厅等美丽地方的精彩描述。在列车即将到达波士顿的时候,父亲读到翡翠城宫殿的片段,爱丽丝听着那些“鲜艳的旗帜”、镶着宝石的“塔楼”,想象自己即将入住的酒店是否也像书里的宫殿一样华丽,于是迫不及待想快点住进预订的酒店,开始和父亲的周末之旅。

在这之后的每一天,父亲都提前选书、试读,然后在夜晚为她朗读,直到她上大学离开家,父女两人每晚的共读一天都没有落下,坚持了整整3218天。

读书给了女儿超越寻常孩子生命的丰富,也给了孤独的父亲极大的慰藉。女儿的回忆录用记忆中所读经典图书的经典内容做每篇故事的题眼,所记录的却是笑泪交织的生活本身。读者可以从共读的儿童视角看到书籍、阅读与生活之间微妙的关联,也可以深深体会到父亲所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你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关注,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成长与失去

“紧紧地闭上眼睛,我试图抹去那段记忆,但是它却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最奇怪的是,我却已经不记得我试图忘记却难以忘记的事情是什么了。”

——金柏莉·威乐丝·荷特《圣扎迦利·比佛来到镇上》

这是爱丽丝记录下的一场自己12岁时与父亲争执之后的共读。一位“前青春期”女孩内心经历的种种矛盾与挣扎跃然纸上,“自从我把枕头从床的另一端拿走的那一刻起,我就隐隐约约感觉自己再也不会回来了……正如我那天晚上预料的一样,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回到爸爸的臂弯。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爸爸再也不指望我回到他的臂弯了。他把胳膊收了起来。他的身边似乎再也没有我的位置了,我要求他再为我张开手臂似乎也有些不合时宜。所以我就待在现在的位置,找不回曾经的亲昵,却仍然在听他读书。”透过文字,我们似乎可以预见与孩子的未来。依偎与分开,虽然只是形式上的简单变化,等离别之后才会真正意识到当初存在的意义。

终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也会离开童年时父母以书、以臂弯、以读书声为他们搭建的温暖港湾,那份离开会如“连胜”计划结束一般自然而然;终有一天,孩子将离开与父母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庭,独立直面生活……正视未来,父母与子女记忆的交集中,一定留有那些无论风雨、不曾间断地捧书而读的共读记忆;留有因共读而成就的温暖、默契,继续提醒彼此的精神连接,为迎接前路未知的风雨增添一份内心力量。

那些不完美却真实的人与日子,让我们有机会清晰地旁观与洞察:“读,就好”的低起步规则,一丝不苟、自觉自律的共读过程与耀眼的3218天纪录三者之间,哪一环最为关键;当爷爷去世时、当作为图书管理员的父亲退休前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女儿的选择及行动对于父亲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父亲为女儿朗读的那些夜晚,究竟为女儿的成长带来什么;阅读如何成为亲子间共同坚守的信念,继而成为家庭传统,父女俩拥有怎样坚定且强大的内心力量……阅读,不止于对文字或图画那些文明传承符号的记忆与解读;共读,不止于成就技能与学识。

“连胜”之后

“我并未走远。”

——杰瑞·斯宾尼利《疯子玛格》

《为爱朗读》作者爱丽丝在去年给中国版图书编辑的信中说:“为人父母是我迄今为止最大的冒险。”的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好成为父母的充分准备,失败感常常伴随着育儿时光,但是,爱丽丝和父亲将阅读当作共同成长的基石。阅读和书籍,为父母和孩子创造了独属于他们的时间,这才是真正有效的陪伴。

这是流动在3218天中,甚至在爱丽丝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平凡笨拙的父亲,一个老派的图书管理员,一个很多人眼中的“失败者”,能得到女儿深深的认同和赞美,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一件励志的事情。而是,他以真实不虚妄的自己,以真实的能力,全力陪伴了孩子。最初的为你朗读,只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但女儿的理解力、共情能力在朗读中迅速提升,于是她记录下爷爷去世那天爸爸的无助,并以安静倾听的方式接纳和陪伴了低谷中的爸爸。这是爱最鲜明的传递,也是《为爱朗读》背后最重要的特质。

在亲子共读时光中,有以下阅读建议供家长参考:

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让孩子对你所推荐的内容保持浓厚兴趣的重要方法,就是大声为他们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注意观察令他们眼睛一亮的瞬间,是某个用词还是某幅插图,抑或是某个情节的变化,某个角色的出现,这些就是解密孩子情绪和心灵的密码。

尽量做一位享受阅读的父母。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真正的亲子阅读,也不仅是给孩子读几本他们感兴趣的绘本,我们自己也要爱上阅读,也要去思考内容和体会美感。

与孩子一起选书,尽量带他们去图书馆和书店。阅读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选书也一样,父母要关注孩子所关注的内容。但是也要注意市场上会存在伪书和垃圾书,父母心中要有所比较和衡量。

参与社群活动,分享阅读与书籍。与志同道合的人组成读书会,是很多父母带着孩子社交的方式,孩子需要朋友,需要分享,阅读是非常好的分享方式,因为它是直击心灵的,是结识志同道合者非常好的媒介。

试着做出承诺和约定。仪式感对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关于读书的约定,以及坚持履行约定,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里程碑。就像爱丽丝所说,连胜计划的3218天,成为她人生至为骄傲的一件事情,始终激励着她,温暖着她。

《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

作者:鲍鹏山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在作者看来,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以降众多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作者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力求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去寻找那些在文学中避难的心灵,去无限接近古人的真实情怀,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

《深艳:艺术的张爱玲》

作者:王一心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张爱玲的才华源于她在艺术上的多方修养,本书从张爱玲的文本出发,分别从音乐、舞蹈、电影、戏剧、绘画、服饰、摄影七个方面寻究其艺术素养之源,阐述其艺术素养之路,诠释其艺术素养之境,领略其艺术风光之深艳,相当于张爱玲艺术大系的解读。

《鞑靼人沙漠》

作者:[意]迪诺·布扎蒂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迪诺·布扎蒂是讲述现代性最引人入胜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是卡夫卡式寓言和格林兄弟幻想故事的混合。卡夫卡的小说刻意制造灰色、平庸的气氛,烘托出一股官僚气息和烦闷的味道,《鞑靼人沙漠》却非如此。小说也写了一个“前夜”,但那是一场可怕而又必定会到来的大搏斗的前夜。迪诺·布扎蒂的这部作品把小说带回到它的源头——史诗,荒漠既是真实的存在又具象征意义。

《境外演讲》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在历险考察人类绝大多数重大古文明遗迹后,余秋雨对文明、文化进行了本质性的深入思索,并得出了重要的文化结论。他深感自己有责任把万里历险变成万里演讲,向更大的空间、更多的人群,进行论述和提醒。余秋雨深信,中国文化的前途取决于年轻的创造者,既然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那么年轻人的品行、等级、力量、眼界、气度、心态,就是中国文化的未来。

新闻推荐

四川省下月启动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

涉及11万余个普查对象本报讯(记者夏菲妮实习生胡昭月)29日,省环保厅召开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新闻发布会,全面部署下月...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