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踪迹史》是当代历史写作的一个标志

四川经济日报 2018-08-28 07:48 大字

□ 高维生

我和蒋蓝是多年的朋友,在电话中,和几次开会在一起时,不止一次,听他谈晚清四川的历史写作,现在终于读到这部近800页的《踪迹史》。

蒋蓝不是在资料上兜圈子的人,他在历史断裂的地方,用思想的地质锤,敲打取出标本,分析遗留的印痕。蒋蓝耐心地疏通。他采取大禹治水的办法,“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从史料中排沙拣金,构筑自己的“新历史随笔”王国。

“偌大的东较场因为宽阔而显得缓慢,站在布满黄土的场地,可以发现还有一种东西比广场更慢,即站在木梗上的火。唯有火的缓慢才让广场堆满了黑暗与露水。火从不渴望飞速燃烧,反之,那不是火,至少不是纯火。这些缓慢的润生之物,使得广场愈缓慢了。”成都东较场不仅是个地名,它也是在场者,目睹真实的情景,散落在这片土地上。掘出一块泥土,在它的深处,能嗅到遗落的带血腥的气息;掰开一粒土,从裂开的胞衣中,看到贮存的历史的原生态声音。蒋蓝与别的写作者不同,他的思考带着叛逆的性格,不会重走别人的路。

蒋蓝是一个孤独的思想者,站在东较场上,他在察看一张古地图,寻找通往这里标注的线路。一条路的诞生,不是凭空降临,它有历史的掌故,有人物的出现。在这个点位上,进行一场艰难困苦的追踪寻迹。

历史学家王笛对于蒋蓝的评价,眼光独到和准确:“作者力图把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心性史、意识史、历史记忆、历史建构打通,这是另类的历史,面向大众的历史,公共的历史,是历史走出象牙塔的令人钦佩的尝试。这是别具一格的历史写作,是出自文学家之手的散文体历史,但比历史学家的著作更引人入胜,淋漓痛快。”

蒋蓝的“新历史随笔”,不是人们寻常意识中的随笔,随意性充斥写作中。他的取材和组织是一个重要的程序,对一个点位的出现,尽可能地实地调查,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充分调动新文化史、微观史、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志、人文地理等学科的支持,摆脱意识形态的渗透,虚伪的宏大叙述,形成新的写作方法,还原文学的本质,脱离复制的回归。多维的骨架结构,通过文学的叙事描写,再现一种非虚构的文体,写出历史中的“踪迹”。

融会多维的科学手段,使文学汇入大家族中,形成一个新的文体。有了科学和情感的结合,对每一处历史的点位,不能任意切取材料,苍白贫血地即兴发挥,写成一篇历史新作。

“这匹‘点子花\’属于典型的川马,体格不高大,但筋骨强悍,具有惊人的脚力,战马一直跟随唐友耕转战驰骋,也是一路化险为夷。”人迹是由不同的空间铺成,一个人身边的物品,不都是陪衬之物,而是和他血肉相连、生死相关的事物。唐友耕的坐骑和他转战南北,在生与死的战场上,结下深厚的情感。蒋蓝通过资料,和唐家后人的口述,用文字记录下这位在四川绿营里的“花将军”。从其描述中,我们通过马的影迹,也看到唐友耕的踪迹。他们的组合构成,真实地恢复晚清四川提督的踪迹。

“成都的老人一直认为东较场杀气重……”这句话揭开历史的真实,口述史中的实事,对于史料的补充极其重要,尤其是那些濒于失传的真实历史。

蒋蓝在讲故事,在讲中用史的碎片,重新恢复真实的原状,而不是仿真的创作。这正合乎他的《踪迹史》的思想体系:“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确实导致历史的杂乱踪迹,导致碎片化的历史活动弥散在各个角落,但不可否认的是,总有一些基本的活动及其价值以规则性和周期性而信然存立。”

蒋蓝的非虚构写作,在场和历史纠缠一起。这种对史的考证,不是凭空想象,靠着档案资料,设计出险象环生的情节,而是在场的感受,又加入当地老人的口述,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老地点,老人,老茶馆,呈现辐射的网状,密实地射向历史的事件中——“回到镇中心街巷,我发现镇内凡是道路交叉口就有一座大小各异的小楼,多为茶馆。我到一个交叉口的百年老茶馆坐定,黑黝黝的桌案,黑黝黝的面孔,几个老人明白了我的目的,谈起了一些往事……”蒋蓝的字里行间,不是在作史料的复制游戏,而是在考证中有对历史的理解和无奈的哀叹。

蒋蓝在此书中变得“阴险”起来,他将自己的诗情,收藏在文字的背后,犹如一株参天大树的横切面,从断面上看,树的年轮纹理,不用自己张扬,就会知道树的大小。有时写作的收敛,走回内心的深处,这是多年修炼的成果。在叙述中将历史的脉络,一条条疏通和连接。

《踪迹史》的写作,对于蒋蓝是颠覆性的创作,它是里程碑似的文本。李敬泽评论道:“蒋蓝的《踪迹史》是当代历史写作的一个标志。”这部书从叙述的风格,到对材料的把握,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作品,从中透出的大气势,荡出的历史回声,不是小编小料的组合体。蒋蓝是一头豹子,他敏锐的思想嗅觉,闻到沉积于历史中的真实,在历史和现实中游走,接通折断的脉管,还原被人忘记的人物。

新闻推荐

四川公布推进自贸区引领性工程建设指导意见: 积极创建内陆自由贸易港 拓展亚洲5小时航程圈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本报资料图片“别看现在园区里到处是装集装箱的货车、考察的商人,我三年...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