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慢性病,久病或生变
第二十六期 本专栏由刘松山医生每周四发文
刘松山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拔尖中医师
微博:四川省中医院血液科刘松山
微信公众号:松山医学在线
事件回放
故事1:49岁龙女士,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多年。今年6月,没精打采、疲倦乏力明显加重,查出白细胞797.55×10"9/升,高出正常几十倍,经血液科诊断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抢救才控制了病情,而之前4月、5月的白细胞检查是正常的,巨变不足一月。
故事2:71岁刘先生患“慢支炎”30余年,半年前疲倦乏力、心累气紧明显了,今年4月症状越发加重,上楼梯也累。查血发现血红蛋白指标仅56克/升,属重度贫血。原来是贫血的原因,进一步检查发现TET2、RUNX1等多项基因异常,骨髓中白血病细胞高达26%。入院后即确诊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需紧急处理,病情突变仅1月。
松山点评
1、常见症状背景深
慢支炎常见于中老年,天气变化时会咳嗽、咯痰,严重时活动后会心累气紧,逐步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以至于呼吸功能会减退、衰竭。甲减属内分泌病,表现多样,疲倦乏力是其中之一。当年龄衰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会血管硬化、狭窄堵塞,供血供氧不足时,都会头晕乏力、劳累后加重,日久则习以为常,特别是比较轻的时候。故事中的甲减、高白细胞,以及慢支炎、重度贫血,都因为缺血缺氧会导致相似的疲倦乏力、活动后加重的情况。如何区分普通常病症状,与危险疑难病异常,是普通百姓、专科医生的重要差异。如果发生慢性病后,缺乏应变思维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可能会在情况有变时出现意料之外的麻烦。
2、基础疾病会生变
随着年龄增大、慢病久治,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器官功能慢慢衰退,身体的不同系统与器官可能发生异常,出现心脑血管病、肿瘤、内分泌病等可能性大增,当这些新病的初期表现比较轻微,与之前的基础疾病表现相近,常因为旧病的持续而忽略对新病发生可能性的认识和预防。当人们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如何控制、改善旧病上面时,却不知新病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不断进展甚至突然加重。故事中提到的慢支炎、甲减、贫血、高白细胞、白血病等问题,其实都会发生头晕乏力、心累气紧,而当严重的问题发生时,才发现是新病突然进展的结果。我们常有的认识误区是:集中精力防治常见病、基础疾病,却不知复杂的人体可能产生其他系统的其他新的疾病甚至危重疾病,多病同时并见的情况临床很常见,只不过有先有后而已。
3、如何防范与应变
普通病、急性病、危重病是会进展、转化的,也是可以兼夹的。现代医学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世间也没有包治百病、认知所有疾病的医生。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专业医生,当发生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异常症状或指标变化,都需要及时调整诊疗思路:或者到医院进行详细复诊,或者转换就认科室或者医生。随机应变,不仅在生活中,在求医问药上也同样适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伍玲)据国家食品药监总局近日通报,经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4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江西致和堂中药饮片有限...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