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话题读懂毕业致辞的成长密码
■ 刘振
毕业季,校长们很忙。为大学生精心准备的“最后一课”,或昂扬激励,或幽默诙谐,有些“金句”因直击人心而影响绝不止于校园。不同于前几年被学生们追捧的“网言网语”,今年流传甚广的一段话可谓朴实无华,它来自黄淮学院女校长谭贞,“请一定要大胆扶起摔倒的老人,以暖心之举驱逐冰冷麻木;也不要轻易给迟到几分钟的外卖小哥差评,人生着实不易,宽容他人,也是在照亮自己。 ”
无独有偶,还有一些校长的毕业致辞与谭贞校长的话有着同样内涵。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寄语毕业生,“顺境善待他人,逆境善待自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毕业致辞中说,“人性之善首先表现在是否关心弱势群体,发达时是否会尽力帮助他们”。
人生不易,善待他人,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道理。但三位大学校长同时将之作为毕业赠言,绝非偶然。他们深知,纵然年轻人走出校门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但踏入社会后遭遇挫折、迷茫痛苦,几乎是成长的必修课。有些话,顺风顺水时可能不以为然,陷入困境时再回想,或许才能品出味道、有所体悟。
成长路上,不摔几次跟头、不过几道坎,很难理解为何“人生不易”。今天,社会竞争格外激烈,“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过上平凡的生活”,而那些失意、失败者,未必不曾努力,只是因为社会及个人种种因素而落于人后。处于低谷时,往往强烈渴望他人的理解与帮助,也会对相同境遇的人多一份感同身受。生活如此复杂,怎能时时处处以成败论英雄!经历这份复杂,就懂得“宽容他人,也是在照亮自己”,从而得意时不失悲悯,失意时心怀暖意。最好的 “金句”,不是赶潮流、讲段子,而是能够陪伴一个人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指点迷津。比起沉浸在校园里的集体狂欢,这些才是从毕业致辞里最该读取的成长密码。
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有所抬头,一些传统美德受到挑战,一些价值底线被弃守。扑朔迷离的真相中,“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成了一个道德考问;一些人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善于为自己攫取各种利益并以此奉为人生最高准则;种种编排出来的“鄙视链”无不以金钱排座次,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一些人缺乏行善的热情,少了见义勇为的意愿,甚至习惯于漠然,少了与人为善的意识与行动。这些都让年轻人感到迷茫、困惑。
一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总会有精神上的沉淀与定力,认定方向、立定脚跟,诱惑面前懂得权衡轻重、有所取舍。这种精神上的沉淀与定力从何而来?来自“象牙塔”内天长日久的浸染,也来自特殊时刻唤醒内心的只言片语,还来自于社会大众的正向熏陶。 “以暖心之举驱逐冰冷麻木”“顺境善待他人,逆境善待自己”,这些娓娓道来的话语,带着温馨的情感予人以力量,给远行的学子以人生的滋养。无论时光如何变幻,内心深处总要坚守一些东西,关乎思想、道德,关乎良心、正义。这绝非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而是影响一言一行的内在指引。别扔掉善待他人的热情,也别失去与人为善的能力;希望自己被人温柔以待之前,应该自问有没有温柔待人。多释放一些善意,精神上也会多一份欣慰与安定。
有人说,好的大学毕业致辞是一首诗、一支歌,可以沉淀心灵、品味自省。也有人说,从大学毕业致辞中可以触摸到大学之道与时代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富有人文思想与自省意识的诚恳表达,那些有如家人般温暖内心的谆谆叮嘱,不但让学生或肃然或感动,也值得社会侧耳倾听——这是一年一度将大学“象牙塔”与社会“大融炉”相联的一根纽带,也是大学对社会的一种精神回馈。珍惜这种精神回馈,不仅因为那些动人的话语让人追忆往昔,更让人深思笃明、无悔当下。或许,对更多人来说,这也是从毕业致辞里应该读取的人生密码。
新闻推荐
全省公共机构节能知识网络竞答活动落幕 6万多节能达人踊跃答题
本报讯(记者钟振宇)7月9日,记者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获悉,由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省节能协会携手四川日报·...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