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的是责任 收获的是民心,大山里的“背篓检察官”
一身检察制服,肩上却背着大背篓,这“混搭风”不免让人觉得好笑,可当地村民看到他们,就像见了亲人一样,亲切地称他们为“背篓检察官”。正是靠着“背篓”,检察官们破解了许多难题,使得村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检察官的背篓里面究竟装着些什么?6月 27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重庆市黔江区濯水检察室,聆听了“背篓检察官”背后的故事。
背篓里装着的是亲民形象
2015年,吉林小伙潘珂被从黔江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到濯水检察室工作。检察室的老检察官徐维新是濯水当地人,背背篓是当地土家族的习俗,每次下乡去给百姓普法时,徐维新喜欢把资料装在背篓里背着下乡。2016年,徐维新退休了,把背篓留给了潘珂。此后,检察室的2名检察官和4名干警,背着背篓,把这份代表着公平正义的工作,放在了更广阔的田野中。
“一个男的,背着一个背篓,说着普通话,当地不认识我的人看了都觉得搞笑得很。”潘珂说起第一次背背篓出去普法时的情景,禁不住笑起来。
潘珂背篓里面背着检徽,助手郑宜龙背篓上则插着流动检察室的牌子,村民们老远就看得见……这身行头着实吸引眼球,可潘珂不在乎,有人注目正是让老百姓认识自己的好机会。有老人笑呵呵地看过来,潘珂瞬间将普通话切换成土家话:“老辈子,早饭吃的啥子?”同时,从裤兜里掏出一沓小卡片,抽出一张递给老人:“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电话,这个二维码回家让你家娃扫一哈。遇到啥子问题,都可以找我。”
不论冬夏春秋,“背篓检察官”们每周都会定期轮流进村,为村民解决法律难题。一个背篓的“流动检察室”以其灵活便捷、功能齐全、便民利民的特点,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背篓里装着满满当当的群众大小事
在进村走访、普法宣传时,潘珂都会将背篓里的“小记者纸片”发给村民。“小卡纸”是潘珂专门制作的名片,上面有他的电话,还有“黔江检察” 的微信二维码,背后还印制着检察室职能职责。
潘珂在走访中发现,诈骗是影响农村稳定的高发因素之一。为此,2016年7月,检察室开设了“防诈骗绿色通道”,老百姓遇到相关问题,可以请检察官帮忙核实。当地村干部梳理出外出务工、求学人员的信息,亲人在黔江收到疑似诈骗电话和信息时,可以进行查证。
去年9月,一位中年妇女通过检民联系卡找到潘珂。她着急地告诉潘珂,她儿子在四川上大学,自己接到学校的电话,说儿子出车祸急需2000元钱医疗费,她给儿子和班主任打电话,但没人接。
潘珂通过当地司法机关,联系上学校教务处,经核实,孩子和老师因为在上课,手机开了静音。家长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潘珂介绍,防诈骗绿色通道开通以来,共接到 200多个求助核实信息的电话,其中只有10余起是真实的。
辖区内30个乡镇的219个行政村,去年检察官们走了一遍。今年,他们开启了新一轮走村,潘珂说:“越走越熟悉,越走越有味道。从相识到信任,许多不平事就在这家长里短中解决了。”
背篓里装着沉甸甸的喜人数据
据统计,2017年,背篓进村到户72次,受理信访接待 54 件,化解乡村邻里矛盾纠纷 38起,召开院坝会77次,收集各类线索50余条。
今年1月至5月,背篓进村到户54次,覆盖了黔江区92个行政村,受理信访接待22件,化解乡村邻里矛盾纠纷17起,召开院坝会27次,收集各类线索40余条。开展莎姐进校园活动42场,进社区8场。
“流动检察室”以巡回走访的形式,在田间地头开展检察工作97次;以夜间走访的形式,选择农忙之后夜间上门走访 42次;以专门走访的形式,走访特殊人群80余人;以重点走访的形式,对反映集中、矛盾突出的村社及重大涉农项目工程重点走访 44次;以联合走访的形式,与本院其他部门组成联合走访小组,带事进村、带案上门36次。
检察室还与辖区各国土所、林业站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案件协查等制度,确定了12名生态信息联络员。以联合排查、设点宣传等形式,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公益诉讼宣传活动8次。移送公益诉讼线索11条。本报记者 张子慧
新闻推荐
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左二:四川正当律师事务所乔治久主任,左一:四川正当律师事务所顾问陈祖琳先生。◎吕少波罗焰胡勇摄影报道...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