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四川大学排名高校第一:“为什么能”
历时半年,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的立项名单出炉,四川大学以68项课题通过立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立项单位包括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大学,立项总数68项,全国高校排名第一!
四川大学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数11项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并列全国第一!
有媒体评价
四川大学近年已稳居国家社科“第一集团”!川大为什么这么能?
有“青年教师学术共同体”
川大坚持“老带新”冲击科研项目。以文新学院为例,为了带动年轻一代教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学院和学校会分别组织有经验、有资历的专家和学者,对每个教师的申报项目进行预审,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标准,在校内“彩排”。通过手把手指导的方式,青年教师的申报内容能得到反复打磨修改,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老带新”,川大还有“青年教师学术共同体”,大家都努力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一起吐槽压力,一起奋斗教学,有并肩作战、携手共进的默契。
据了解,2018年四川大学一共有24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30岁。
有全球最前沿的学术窗口
川大与国际接轨的态度,为老师们打开了世界的学术窗口。每年7月,川大的“国际课程周”启动,来自耶鲁、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的教授大咖们,会在这里与师生畅谈世界前沿的学术问题。
有“川大版”社科基金等重大激励
川大自创多种激励方式,鼓励青年教授申报各种课题研究,为项目申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除了社科基金之外,老师们还可以申报四川省教育厅的课题,教育部研究基地的项目。川大有自己的“校园版”社科基金项目:凡是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即使没有最终入选国家的社科基金,学校同样会给予每个项目10000块钱的鼓励,用于完善调研,查阅资料等等。这样的大手笔,让特别是年轻教师对申报社科基金动力十足。
数据显示,包括本次通过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68项科研项目在内,四川大学今年一共收到了360多项申请,而最终经过校内评审委员会的筛选,报送四川省的项目有285项。
有“挖”人才用人才的激情
对人才的重视,川大早有共识。为吸引40岁以下,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者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川大,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包括每年薪酬不低于40万,另享受高水平科研奖励,国家提供50万元生活补助,学校还提供35万元至8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安家费等等。
四川大学人事处还设立了“人才专席”,专门写信、发邮件,“挖”在《自然》《科学》这类世界顶级杂志以及子刊上发表了论文的全球人才。有时为引进一名专家学者,会与对方往来上百封邮件。成都川大携手
让川大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力
6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签署协议,将在前沿医学研究中心、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以及大型综合博物馆等深化合作,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三方面开展合作。
一是共建前沿医学研究中心,推动生物医学大数据、智能医学、医学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构建成都“创新研发-成果孵化-生物城产业化落地”全产业链条,加快形成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
二是共建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建设一批交叉转化平台,构建一个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打造一支专职专业的转化服务队伍。
三是共建开放型人文·自然博物馆,依托四川大学现有人文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馆藏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一个以展示人文、自然资源为主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开放型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塑造城市文化旅游新地标。
大学因城市而兴
城市因大学而盛
大学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思想、科技、文化、创新支撑,彰显城市荣光、传承城市文化、诠释先进理念,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城市文化的代言人。
城市为大学发展构筑承载体系、提供互动舞台、锚定发展愿景,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稿件来源 /华西都市报
图据网络
编辑/钟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晶莹)在第31个“6·26”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之际,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6月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自去年“6·26...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