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机器人为你动手术 你兴奋还是紧张?

天府早报 2018-06-12 03:18 大字

机器人辅助置入导针

术中透视

今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胡豇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寰枢椎解剖变异患者的枢椎椎体骨折的治疗,术后复查CT显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无误。

最窄处3.5毫米,手术难度大

据了解,该名患者因车祸伤导致颈椎外伤被送到省医院就诊,经急诊颈椎CT提示为枢椎椎体骨折,患者右上肢感觉减退伴肌力减弱。医生为其诊断为“枢椎骨折伴不全瘫”,这属于骨科最危重的外伤之一,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否则病情随时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在术前准备时,医生们通过测量CT发现患者寰枢椎发育异常,椎弓根置钉位置宽度最狭窄处只有3.5毫米,而目前可用的螺钉直径最小也为3.5毫米,这意味着手术操作容不得半点差错,即使全程透视操作也无法完全保证手术安全。

枢椎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力学性能要求,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中枢神经,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专家,在此区域操作手术仍然风险极高。寰枢椎如果存在解剖变异,那么将进一步增加手术难度,许多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疗而逐渐发展到瘫痪甚至死亡。鉴于该名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经过省医院骨科专家讨论,认为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完成手术。

机器人手术,成功置入4颗实心螺钉

胡豇主任团队对手术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计划。5月28日,患者全麻显效后先进行早已经过模拟和计划好的体位摆放,3DC臂透视扫描后将图像信息传输到骨科手术机器人主机中,以规划精准手术路径,确定进针位置和角度,实现三位空间的精确定位。天玑机械臂灵动准确地移动到手术操作位置,医生按照机器人导向置入导针,确定椎弓根螺钉的通道,再次通过机械臂透视确认无误后置入螺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当天患者即感患肢症状缓解,术后复查CT显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无误。

据省医院医生介绍,在此之前,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长团队完成了首例寰枢关节突螺钉手术,采用的是寰枢关节突镙钉,省医院医生受到启发,经讨论决定使用更适合这位患者的方式,最终采用了椎弓根镙钉,手术难度还要更高一些,总共使用了4颗实心螺钉。

该机器人中国造,填补国际空白

手术启用了天玑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造”,实现了2D与3D图像精确配准、机器人随动算法、机器人力反馈安全控制算法、综合避障算法,在机器人控制、患者实时跟踪和路径自动补偿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基于手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精准定位误差达到0.8毫米。

骨科手术无法直视术野,更像是在一个坚硬的暗箱内操作,需要深层三维空间的精确定位。之前大家所熟知的,以达芬奇为代表的医疗机器人,在骨科手术领域用不上。而“中国造”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科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可填补多项手术机器人的国际空白。

随着交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加,颈椎骨折脱位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长,幸运的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难度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胡豇说,相信不久的将来,骨科智能系统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给患者带来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天府早报记者赵霞实习生景和丽蓉

新闻推荐

◆体坛视点 拓宽思路 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孙为民

全国(U19)青年篮球联赛女子比赛日前落幕,四川队在决赛中战胜八一队,夺得1955年建队以来梯队获得的第一个全国冠军,自然格外...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