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点赞
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讲析作品。
□本报记者文莎肖姗姗
袁庭栋:诵读经典,了解四川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月24日,在《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赏析会现场,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吟诵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袁庭栋说,千年前,诗人用“凄凉地”“闻笛赋”“千帆过”等意象,生动地描绘出巴蜀大地的所见所闻,而千年后,现代人通过诗人用文字勾勒出的意境,实现跨时空的“对话”,感受古时的历史文化面貌。“既诵读了经典,又真正了解四川的历史文化,一举两得。”
事实上,《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一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两次出版过。那时候,袁庭栋正好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工作,见证了这本书的诞生,“刘开扬等学者为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谈及毛泽东主席为何会圈选歌咏四川的诗歌,袁庭栋说,因为毛泽东主席本身就是诗人,他有浪漫主义情怀,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找几本地方志和诗歌集来读。“但是毛泽东主席在读诗时,却不止于品读诗歌的美,而是从诗歌里找材料,熟悉这个地方的历史、地理、人文特点。我们要学习毛泽东主席对历史文化、乡土文化的重视,特别是青少年,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才能更好地热爱家乡,更加正确地建设家乡。”
阿来: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些诗词,都是中国尤其是四川的优秀传统文化。重新阅读,对增强川人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巴蜀脉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简单来说,增强文化自信,自信何来?诗词中来。”5月23日,记者采访省作协主席阿来时,他说。
阿来直言:“这些诗都选得很好,几乎都是诗人们的经典之作,同时还介绍了像罗隐、皇甫汸、陈恭尹等鲜为外人了解的文人,这很难得。”翻开《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阿来光看目录,就能背诵出好几首诗,原来,他一直在关注古人在四川、成都行走留下的名篇佳句。他认为,人们去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先了解一点当地的历史文化。阿来希望接下来有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有杜甫的、高适的、岑参的……盛唐一代伟大的诗人,都在四川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佳)记者5月24日从省财政厅获悉,从2018年起,四川省在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财政代缴政...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