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歌剧传统的汇流 歌剧之王的登基

成都晚报 2018-05-17 07:15 大字

◎任海波(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专家)

因为威尔第的歌剧《里格来托》的上演,具有悠久传统的意大利歌剧以一种新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论对意大利观众还是欧洲其他国家的观众而言,一场歌剧艺术的革命已经发生了。

《女人善变》:

意大利非正式的“国歌”

意大利向来被世人看做歌唱的国度,世界名曲不胜枚举。而众多的名曲之中,有一首歌被当做非正式的“国歌”,不仅意大利人爱唱,地球上到处都有人喜欢,这就是《女人善变》。

一百六十多年前,在威尼斯上演威尔第的歌剧《里格来托》,从此在世界歌剧的宝库中增添了一部始终受人喜爱的顶级杰作。这是一次完美的演出,演出结束后,富于歌唱天赋的意大利人就让其中的《女人善变》这首曲子响彻了城市的各个角落。随后这部歌剧弥漫整个欧洲,具有悠久传统的意大利歌剧以一种新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论对意大利观众还是欧洲其他国家的观众而言,一场歌剧艺术的革命已经发生了。

创作此剧时的威尔第,当时在意大利已经成为公认的歌剧大师,他的《那布科》使他成为意大利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也许中国的观众还记得电影《茜茜公主》中的情节,当时意大利北部处于奥匈帝国统治之下,具有抗争意识的意大利艺术家为到访的奥地利皇帝和皇后演出的剧目就是《那布科》,令在场的所有权贵为之变色。而1990年的世界杯开幕式上,表演的合唱也是选自此剧,用来表现“意大利之夏”的主题。早年的威尔第所表现的意大利特性,到现在依然被意大利人深深地认同。

歌剧《里格来托》的影响:

远远超过雨果的原著

随后,威尔第与欧洲的艺术风潮开始同步,他与维克多·雨果合作,将雨果的《欧那尼》改编为歌剧。在文化艺术史上,“《欧那尼》事件”是十九世纪欧洲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表明浪漫派正式进入主流艺术之中。雨果此剧在巴黎首演时,传统的古典派和革新的浪漫派将剧场变成了战场,一派起劲喝彩,另一派则大发嘘声,乃至双方大打出手。当然,此后革新的力量势不可挡,戏剧、诗歌、绘画、音乐等等都开始呈现出另一种面貌。威尔第的立场不言而喻,改编《欧那尼》的成功也使他深深喜爱上了雨果的剧本,其中感人至深之处引起威尔第的强烈共鸣,他将目光集中到雨果的另一部剧作《国王寻欢》上。

但这个创作过程却变成了一场和周边势力的拉锯战,在反复无常的审查制度下,这部剧被加上“有伤风化”“影射”等罪名。这个“最伟大的主题,并且可能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戏剧”竟然遭受如此境遇,使威尔第激愤不已。他和脚本作者皮亚韦不断修改,不断周旋,“在一次咒骂和另一次咒骂之间”,写出了辉煌的总谱。几年的折腾之后,终于在威尼斯找到了演出的机会,而这次演出现在被威尼斯人视为永远的光荣。

此剧在雨果原作的基础上,做了不少的改动,置换了故事发生地、调整了角色身份等等,所以期间威尔第曾以情节核心将此剧命名为《诅咒》,最后才用主角的命名为《里格来托》。传统歌剧的主角通常是正面人物,里格来托却是一个驼背小丑,而且是双重人格的典型,这样的画风对很多当时的观众来说是闻所未闻。中文翻译中往往也根据主角的身份把此剧译为《弄臣》。

里格来托是曼图亚公爵身边的宫廷小丑,为人刻毒刁钻,热衷于撺掇风流成性的公爵淫人妻女。蒙特内罗伯爵的女儿被公爵玷污,伯爵气愤地找公爵理论,却被里格来托百般戏弄羞辱,伯爵于是发出诅咒:里格来托必遭报应。这个诅咒其实正是此剧的主题,也是威尔第先前以此命名此剧的原因。

原来里格来托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吉尔达,他将她藏在一个隐秘之处抚养。公爵化妆跟踪里格来托,见到了吉尔达,吉尔达堕入情网。廷臣也跟踪里格来托,误以为他私养情妇,于是绑架了吉尔达交给公爵。得知公爵玷污了自己的女儿,里格来托发誓报复,找到职业刺客去刺杀公爵。但真爱公爵也因公爵放荡而绝望的吉尔达,却甘愿替死。最后,里格来托陷入疯狂悲痛之中。

这个悲剧所遭受的指责,雨果也遇到过,他专门为此作文加以阐明。作为主角的分量,里格来托比一般的故事性主角更重,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整部剧都可以看做他一个人的精神象征。他痛恨世界,公爵不过是他的玩偶,是他践踏世界的工具。而另一面,他作为父亲,又极为珍视弱小而纯洁的美好。但最终,他对世界的践踏将自己打入黑暗的地狱。这种变形的悲剧,显然远远超出了好奇式的观剧期待,而在思想观念层面有所探究和建立,其真实的意义,按中国话说,正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威尔第对此深有感悟,才会称之为“最伟大的主题”。也正是这种层面的把握,威尔第铺展自己音乐篇章的过程才如此得心应手,以至于歌剧《里格来托》现在的影响远远超过雨果的原著。

天才的平衡感:

音乐和戏剧的色彩融合相映生辉

此剧情节的戏剧性毋庸多言,而威尔第天才的戏剧感则将音乐和戏剧的色彩融合得相映生辉,更为突出的则是他在音乐方面的创新和建树。简单来说,歌剧发展到威尔第的时代,意大利与法国、德国已经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不妨说意大利以唱为主、以乐为辅;而法、德则以总体的乐队为中心,声乐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到了威尔第手上,这两种传统合流交融,既保留了声乐方面的长处,又在乐队方面颇多创新。从效果上来说,意大利观众无任何不适,又倍感音乐的新奇。这也是现在的观众如此喜爱威尔第的原因,他的歌写得那么好听,甚至忍不住会哼几句;他的音乐色彩又那么丰富,充满动力。能够在保留民族传统、不伤根系的情况下,大胆地突破、改革、实验,实在是需要天才的平衡感。

这部剧中优美的唱段比比皆是,比如四重唱《爱之娇子》、吉尔达的《亲爱的名字》、里格来托的《我俩相同》等等,而且唱段与剧情和人物情绪结合得极为熨帖。而《女人善变》则是威尔第早已成竹在胸的唱段,知道此曲一旦出口必定大火,直等到彩排前一天才写出谱子,而且要求剧团严守秘密。果然,首演的第二天,威尼斯全城都在唱此曲。能写出优美的唱段本是威尔第所长,在此剧中这却不是他追求的目的,而更多地是设计合适的唱段建立总体的戏剧形象。在此剧中,没有合唱,也没有辉煌的终曲,这本是传统的格式,也是威尔第的长项,但他断然去除。像吉尔达这样的角色,没有独立的咏叹调,其实深思之下不得不佩服他的匠心。

学生时代的威尔第就在对位法方面下过苦功,后来的音乐创作中显示出他远不止是写唱段的能手,在乐队方面的能力可与任何交响作曲家相较。立足民族特性而弄潮于世界前沿,则以此剧为标志,意大利大歌剧的面貌由此一新,其完美使后来者赞叹不已,至今仍然无愧于任何歌剧榜单的前列。《里格来托》也是帕瓦罗蒂在斯卡拉歌剧院开创自己歌王生涯的起点,他演唱的公爵已成为经典。

从这部剧开始的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是威尔第的黄金时期,随后他写出的《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都是一等一的高峰,歌剧之王的杰作更新了世界的舞台,至今依然是不同肤色、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人们的耳福。

延伸阅读

威尔第:让意大利歌剧

放射出新的光芒

朱塞佩·威尔第是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附近的一个小酒馆经营者家庭。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剧:《纳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奥赛罗》《阿伊达》《西西里晚祷》《法尔斯塔夫》《假面舞会》《唐·卡洛斯》。声乐曲:《安魂曲》《四首宗教歌曲》。

威尔第使意大利歌剧放射了新的光芒,他是一个个性显著的人物。威尔第的伟大,在于他晚年接受了瓦格纳的影响,虽然不是模仿他,但却提高了他自己的歌剧理想。结果他写出了《阿依达》(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于1870年创作的四幕七场歌剧《阿依达》),这是一部纯粹的意大利式的作品。

新闻推荐

5G来了!四川移动用户可提前尝鲜

2G已是过去式,3G渐成过去式,4G作为进行时,5G正是将来时。”而如今,这个将来时也正成为现在进行时。日前,在成都高升桥营业...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