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新闻> 正文

共享文化盛宴 共论杨慎经典 天下文宗·共论“慎”典 杨慎学术论坛精彩观点集锦

泸州日报 2018-04-24 10:54 大字

昨日下午,天下文宗·共论“慎”典——杨慎学术论坛在巨洋会议中心举行。 本报记者 牟科 摄

■本报记者 朱虹 实习记者 黄秀玉

昨(23)日下午,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天下文宗·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杨慎)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之天下文宗·共论“慎”典——杨慎学术论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杨慎的人物生平、学术成就、诗词佳作、当代价值等,共论杨慎经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公式杨慎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者和践行者

姚乐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杨慎?是因为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者和践行者。他虽然遭受“逆鳞廷杖”,放逐云南,亦造福一方,是为“立功”;四百余种著述、三千多篇文学作品,是为“立言”;勤勉立功和立言的过程中,实现了“立德”。

杨慎是明代文士中文化造诣最高之人,他著有两千多首诗词,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在天文、地理、历史、医学等学术方面均有涉及。他积极参与滇蜀地方文化建设,在云南以文章魁天下,以文章教后学。他是明代唯一的四川籍状元,也是《四库全书》收录个人作品数量最多的人。

公式杨慎为中华民族团结凝聚而教化育人

谭继和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

杨慎由于“君子儒”的教育和家学相承,“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忘身”的教学家训,养成一身浩然正气,是一位真君子、真醇儒。

杨慎在被贬谪期间,为推广民族文化教育,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熏陶倾尽了心血,培养了千百人;为中华民族团结凝聚教化育人,也为文化的民族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新时代,我们当用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和认识杨慎,从他对文化中国、对中华民族、对民族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四个方面的贡献来重新认识他的历史地位。

公式杨慎研究渐呈繁荣局面

雷磊 湘潭大学教授

杨慎学术渊深广博,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综述实难。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杨慎研究,大致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初兴之势。经过两代学人的努力,现在渐呈繁荣局面。

对杨慎的研究,当前大致分为对杨慎生平研究、杨慎文献研究、杨慎文学研究、杨慎语言学研究、杨慎史学研究、杨慎哲学研究等方面。在未来,对杨慎的研究还应当不断夯实杨慎基础研究、开拓杨慎前沿研究,推进杨慎综合研究,强化杨慎学会和研究机构功能。

公式“大礼议”是明嘉靖时期礼制改革先声

张兆裕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

“大礼议”的讨论是明嘉靖时期诸多礼制改革的先声。在嘉靖七年“大礼议”告一段落后,明世宗嘉靖皇帝又启动了一系列礼制的改革,包括郊坛分祀、庙制改革、祭孔之礼等。

“大礼议”事件是人们对相关立法的理解因为出发点不同而产生歧义,这也是“大礼议”发生的根源。“大礼议”经历了情与礼到权与势的变化,世宗皇帝的个性对“大礼议”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阁权在嘉靖朝时成为皇帝的附庸,“大礼议”改变了明代政治的面貌。

公式杨慎是蜀学历史上的丰碑

舒大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蜀学”作为诞生并主要流行于巴蜀大地的学术,源远流长、体系鲜明、内涵丰富,杨慎是其中贡献最大的几位学者之一。

杨慎博学多能,极大地丰富了蜀学的内涵。杨慎对巴蜀文化、蜀学人物进行了系统关怀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蜀学的研究和继承。特别是对蜀学制度、蜀学义理、蜀学信仰、蜀学精神等的关注和阐释,为我们研究蜀学、振兴蜀学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榜样。杨慎无疑是蜀学历史上的丰碑,文化星空的巨人,也是蜀学振起的前趋,蜀学复兴的旗帜。

公式杨慎考证泸州方言古词

李国正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在侨居泸州期间,杨慎除了留下咏赋泸州山川美景、风土人情、名优特产等诸多诗词,他还考证了不少泸州方言古词。

杨慎在明代考据学上成果卓著,特别是对“文字音义”的考据为明清考据学家所重视,他写的《俗言》一书中考证了五十多个古词语,其中有两个至今保留在泸州话里。即为:殻浊虫、磨鋊,其中,“磨鋊”不是现在人们吃的“魔芋”,而是指“凡物用久了,渐渐磨光或磨去棱角都叫鋊”。

杨慎独爱泸州的荔枝,在杨慎咏江阳八景中,没有“琴台霜操”,而是多了“荔子丹兮”。

公式杨慎揭起明代考据学大旗

何孝荣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

杨慎被贬谪,志向难酬遂转向学术,其“实证”考据之书一出便广受欢迎,可以说杨慎首先揭起明代考据学大旗,是明代考据学的开创者;同时,杨慎考据正误并存,时人纷纷撰著,纠驳其误,推动了明代考据学的复兴。

杨慎考据学著作多以“丹铅”命名,包括《丹铅余录》《丹铅续录》《丹铅赘录》等11种,涉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史事地理”等方面的考订和研究。

杨慎对儒家经典、文字音义、史事地理的考据,很多篇条能得其实,揭示出历史真实,解决了众多学术问题。总体来说,杨慎考据成果卓著,既解决了学术史上的诸多问题,也为后人继承发扬,影响直接波及到清代的乾嘉考据学派。

公式杨慎在人生苦旅中依然积极乐观

蓝勇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明代不只有徐霞客和王士性两位旅行家,杨慎也应该与这两人并列为明代三大旅行家。只不过三人的行旅方式有所不同,徐霞客是富游,王士性是宦游,杨慎则是苦游。遭受人生重大挫折的杨慎因为流放经历,行旅艰辛可想而知。但他的诗积极乐观,体现了他强大的心理。杨慎的人生苦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遇到挫折应该积极面对。

杨慎30多年流放生涯往返云南、四川,大多数时候选择走泸州,这与当时的历史格局有关:明代,云南政治经济中心开始向东南推移,泸州是云南入蜀之处,当时百吨大船能到达泸州,人们更多选择走水路,泸州自古有之的优越航运地位,也是如今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落户泸州的原因之一。杨慎从云南过泸州回新都,虽然路程不是最短,但却是途经发达地区最长的路程,走起来更安全。

新闻推荐

勇担新时代治县兴县富民强县重大使命

(上接01版)邓小刚强调,县域是四川省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要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和治蜀兴川大局,更好把握新时代治县兴县、富民强县的形势要求。要深入研究和落实转型发展、创...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